在你開始安裝以前, 你必須決定你要用多大的硬盤空間來裝 FreeBSD, 而且必須決定你的 partition 應該如何分割. 因為一旦你裝完了以後, 你想改變一個 partition 的大小就必須把資料備份出來再重新format.
基本上, 你必須準備一個 PRimary partition 給 FreeBSD, *BSD 傳統(tǒng)上只能裝在 primary 上. FreeBSD 已經(jīng)過修改可以使用 logical, 但開機區(qū)還是必須是 primary. 以下的安裝都假設(shè)你只使用一個 primary partition.
1. FreeBSD 如何看待一個 primary partition (slice) ?
FreeBSD 稱呼 primary partition 叫 slice, 一個硬盤只能有四個slice, 而 FreeBSD 能把其中一個 slice 分成八個小分割區(qū). 這些分割區(qū)稱做 a,b,c,d,e,f,g,h, 對 FreeBSD 而言, c: 指那個slice 的全部大小, 因此 c: 是不能用的. 傳統(tǒng)上的 BSD 的 a: b: c: 是有特殊意義的...
a : root partition
b : swap partition
c : 整個 BSD slice
d : 整個硬盤
e,f,g,h 則沒有特殊意義可以任意使用.
但是在 2.0.5-RELEASE 以後, FreeBSD 發(fā)展新的 slice 觀念, 使的只有 c 內(nèi)定稱為整個 BSD slice, a,b,d,e,f,g,h 都可以自由使用而沒有限制. (但是一般還是遵循傳統(tǒng)觀念, a: root, b: swap
efgh: others) FreeBSD 把這些分割資訊儲存在 BSD slice 中的 label 里, 下圖是一個簡易說明 : (假是你只使用兩個 primary)
+-----------+
| MBR-table |
+-----------+ +---------+
| Slice 1 | -----> | MSDOS |
+-----------+ +---------+
| Slice 2 |
+-----------+ +-------------------+
| Slice 3 | -----> | FreeBSD-disklabel |
+-----------+ +-------------------+ +-----------------+
| Slice 4 | | Partition A | -----> | Root-filesystem |
+-----------+ +-------------------+ +-----------------+
| Partition B | ---
+-------------------+ / +----------------+
| Partition C | --> | swap-partition |
+-------------------+ +----------------+
| Partition D |
+-------------------+ +-----------------+
| Partition E | -----> | /home |
+-------------------+ +-----------------+
以 sd0 來說, Slice 1 就是 /dev/sd0s1, Slice 2 就是 sd0s2, 而上圖的 Slice 3 是 BSD slice, 其中的區(qū)塊就是 sd0s3a, sd0s3b 到 sd0s3h 等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 對於 非BSD 的 slice, 是沒有 a,b,c,d 等等的, 如 Slice 1 是 DOS, 則 Slice 1 只有 sd0s1, 沒有 sd0s1a, 因為 a,b,c,d 是 BSD label 自己定義的, 沒有 label 的 slice 就沒有 a,b,c,d.
如果你有 logical, 則他們會是 slice 5,6,7 (sd0s5,sd0s6,sd0s7)
硬盤分割策略 !!
策略一 (強烈建議) :
如果你是 FreeBSD 的新使用者, 我建議只把你的 BSD slice 分割成為兩個區(qū)塊, 一個是 a, 當做 root partition 放所有檔案, 另一個是 b, 當做 swap. (當然 a 要夠大, 比方說 150MB)
策略二 :
如果你有比較大的硬盤, 你可以割成較多的區(qū)塊, 比方說 :
* partition-A : 100MB for / (含 /bin /sbin /etc /var kernel)
* partition-B : 32+MB for swap
* partition-G : 100MB for /usr/local and /usr/local/X11R6
* partition-H : ??MB for /home
這樣分割的話你可以失去你的 partition-A 而不心疼, 因為重要資料跟自己的東西都在其他區(qū)塊. 你甚至可以任意重新安裝而不會毀壞 /home 跟 /usr/local (含 X11R6).
策略三 :
如過你想用 BSD 傳統(tǒng)的分割法, 這是 diskspace.FAQ 中所建議的, 不過這些建議值都是安裝大小, 你一定要再預留空間放你自己的東西.
/ 20Mb
/var 20Mb
/usr 50Mb
/usr/X11R6 50Mb
2. 在你決定你的 primary partition 要怎樣分割後, 你可以開始安裝了, 在你熟悉 FreeBSD 後, 你可以重裝幾次以取得你的最佳分割法.
3. 因為 FreeBSD 有根據(jù) BSD 傳統(tǒng)來放目錄跟檔案, 因此你應該把你自己的東西放在 /usr/local 下, 不要像 linux 一樣把東西到處亂丟. 如果你保持好習慣, 你在重新安裝時, 或是更新版本時將會發(fā)現(xiàn)那是非常輕松的一件事, 而這卻是 linux 使用者的一大夢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