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yboost主要由Vista操作系統中的SuperFetch以及EMD兩個功能來執行,其中SuperFetch技術所解決的問題正是變被動為主動,它在預取技術的基礎上加載了監視程序運行詳細狀況的功能。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技術可以為個人電腦實施個性化服務。舉例來說,你每天都在12:00運行整機殺毒程序,13:00結束程序,13:30繼續使用電腦。
按照傳統的方式,殺毒程序所需的數據在13:00之后會一直存在內存中,此時如果你在13:30打開Word、Excel等程序,你會發現電腦變得奇慢無比,因為電腦正慢悠悠地把殺毒程序數據轉存進虛擬內存。
但是新的SuperFetch技術可以讓電腦具記憶性——在13:00結束殺毒程序后,電腦將自動將內存中的相關數據存進硬盤,并將你要用的Word、Excel等程序數據調進內存,這使得你在13:30時可以快速運行你常用的程序。
內存空閑著即是浪費,這是Vista操作系統中SuperFetch技術的核心理念,但正因如此才造成了對內存容量擴大的進一步渴望。在三星推出閃存電腦和傳統硬盤電腦仍占市場主流的夾擊下,微軟認為兩者適當地結合才最符合目前的發展趨勢。
EMD則是利用閃存的剩余空間做系統的虛擬內存,它的使用頻率較低,但突發存取速度比硬盤要快。概括地說,Readyboost技術就是利用USB2.0接口的閃存盤(從理論上來說,基于NAND Flash的設備都可以使用Readyboost功能,包括優盤、存儲卡、SSD固態硬盤、UFD、MP3、MP4等),為Vista操作系統建立一個類似虛擬內存的緩沖區,將部分經常啟動的程序所需的數據通過Readyboost技術轉移到閃存盤中運行。
由于閃存盤的綜合存取速度遠勝于硬盤——盡管閃存的傳輸數據速度稍遜于硬盤,但機械式尋道的硬盤在讀多塊小數據時完全不占優勢,因此閃存在處理經常讀寫的數據時更顯優勢。如果說虛擬內存技術只在內存和硬盤之間存在交換關系,Readyboost技術則依次在內存和閃存、閃存和硬盤間存在交換關系。
只需簡單設置,閃存就可以作為內存來使用——系統會將虛擬內存中的活動數據同步保存在閃存中,這樣系統就可從硬盤和閃存中同步讀取活動數據,相當于在單位時間內讀取了雙倍或多倍數據。此外,用戶在移除閃存時,EMD會自動將內存中的數據轉存到硬盤,所以用戶在使用Readyboost功能時隨意插拔閃存是允許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