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博弈
對于移動流媒體業務而言,不同的技術本身即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不同的業務運營模式,技術的選擇將對業務的發展型態影響深遠。
手機播放電視的實現方式主要有三種:基于地面廣電系統的無線電視基站接收電視信號的DVB-H,目前在地鐵、公交車上實現看電視就是采用這種技術的前身DVB-T,終端支持廠家主要有諾基亞、三星、飛利浦、摩托羅拉、西門子、索尼愛立信和NEC等;第二種是基于衛星傳播的方式接收電視信號(DMB),在日韓地區比較流行,目前摩托羅拉和三星等廠商都已經在日韓推出了支持衛星傳播電視節目的終端;第三種是基于移動運營商網絡的3GPPMBMS技術和流媒體技術,這種技術對移動運營商網絡的帶寬和速度都有相應要求,也被移動運營商們看成是3G時代的殺手級業務。
而除了這三種技術外,去年底高通攜其手機電視網絡分發技術MediaFLO高調殺入這一市場,加劇了手機電視領域內技術之爭的激烈程度。
在看好手機電視業務的同時,用戶對手機電視業務的強勁需求也令運營商們不無擔心:是否會將現有的移動通信網絡壓垮?實際上,這種擔心并非是多余的,如一份針對美國市場的研究報告顯示,假如四成手機用戶天天通過網絡觀看8分鐘視頻內容,那么整個移動通信網絡就將不堪承受所帶來的流量沖擊。相關猜測顯示,到2007年初,手機視頻業務將使美國移動運營商網絡出現超載,容量瓶頸將限制運營商進一步發展手機電視業務。
面對不同的技術選擇,運營商需要拿出足夠的聰明,同時必須保持理智,最要害的是要依據移動運營商自身的現網特點選擇技術。因為,不同的技術本身即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不同的業務運營模式。
當前,單純依靠移動網絡運行手機電視業務,技術尚不成熟。眾多業內專家相信移動運營商將使用專用的移動電視廣播網絡是一個明智選擇。不像移動通信網絡,專用手機電視網絡就像目前的電視網絡一樣,是一個單向網絡,其效率更高,當然是以犧牲雙向互動為前提的。不過,從目前全球運營商的實際部署來看,首先實現手機終端上的移動電視功能顯然是一個普遍認可的方式。
DVB-H的支持者們認為:DVB-H是全球范圍內廣泛采用的ETSI通用標準;能有效利用現有DVB-T體系結構,減少初期投資等都是其突出特性。而通過DVB-Hoverip,則可以使移動電視具有很好的交互性。當廣播系統分發一到多的下行流媒體時,用戶可以與服務器進行上行流媒體的無縫互動,這樣可以做很多商務增值業務(其商業模式如圖1所示)。
圖1:DVB-H手機電視業務商業模式示意
而預計將于明年推出商用MediaFLO網絡的高通則認為,MediaFLO具有更佳的節目切換速度和更高的覆蓋效率。并且,高通樂觀的估計,MediaFLO技術將于2007年底覆蓋全球超過一半的手機電視用戶市場,而另一半用戶的技術可能為目前的移動通信技術、MBMS、DVB-H或衛星技術。
歐洲使用DVB-H,韓日選擇DMB技術,北美很可能選用高通的MediaFLO,我國運營商在選用手機電視技術標準時,不存在技術的“傾向性”,運營商可以更加“自由”的按照各自需求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標準。
芯片之爭
流媒體業務的發展,對功能更為強大的芯片提出了更多需求。在這一領域,兩個最強的對手將展開激爭。
在以手機電視為代表的流媒體業務快速發展的背后,是芯片廠家的市場競爭。
據市場調查機構YankeeGroup猜測,由于3G手機使用的芯片數量遠高于目前的2G手機,手機用半導體市場在2009年時規模會達到400億美元。
在美國,德儀(TI)及Qualcomm是本土手機用芯片最受矚目的兩家大廠,盡管兩家廠商2005年的營運狀況都不如2004年,但雙方都面向3G流媒體業務加大了手機用芯片研發力度。
本月初,高通發布了新的“Scorpion”移動微處理器,這種處理器能為無線設備提供更高的處理性能,可以達到1GHz性能和效率,并促進了手機與其它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功能融合。在同一天,高通還對外正式公布,已經將QSC系列解決方案擴展到了CDMA20001x雙頻網絡,并計劃于明年第四季度出樣片。這種雙頻段單芯片解決方案使網絡容量大幅度提高,功耗大幅度降低,而且該芯片支持新型先進多媒體和定位功能。高度集成的QSC解決方案將使終端制造商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制造更小巧時尚的CDMA20001x主流終端。
值得注重的是,高通公司正通過開發Scorpion向微處理器領域進軍,而在這一領域,另一個巨頭也正對高通的地盤虎視眈眈,他就是Intel。
Intel(Intel)及飛思卡爾(Freescale)近來也試圖切入手機用芯片市場。Intel執行官PaulOtellini日前公開代號Hermon的3G手機用處理器,并宣稱已有手機供給商在秋季推出安裝此芯片的產品。先前Intel生產的應用處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即得到Palm采用,裝置在Treo上。
Intel此舉并不令人意外,據ThomsonFinancial猜測,2005年Intel營收增長率約為15%,但2006年會降到8%,因為個人電腦(PC)銷售增長趨緩,Intel必須另覓高增長市場,才能提供足夠業績增長。
而飛思卡爾則在7月得到母公司摩托羅拉的全力提攜,成為摩托羅拉所使用WCDMA芯片的唯一供給商。
流媒體業務的發展,對功能更為強大的芯片提出了更多需求。在這一領域,Intel和高通無疑將是未來可以左右業界的兩個最強的廠商,因此也將成為激烈的對手。
移動應用處理芯片將是未來最具含金量的市場,競爭也將最為激烈。究竟,用戶和運營商對于支持流媒體的手機的耗電量、散熱、計算表現,都會提出更為嚴苛的要求。
事實上,Intel雖然在移動通信領域的影響遠遠不及其在IT領域的表現,但通信與IT在終端上的融合趨勢,卻讓Intel在3G終端芯片上沿襲了傳統優勢。而已經將集成化應用處理芯片作為發展方向的高通,則正憑借在CDMA2000及WCDMA領域的專利優勢,牢牢控制著芯片競爭的市場格局。
而一些專家認為,未來芯片市場份額的最終決定權很可能會取決于用戶,而且是普通的手機用戶。不管是不是智能手機統一天下,未來手機用戶將開始越來越關心自己的手機到底有多么強大,豐富的數據增值應用將會給用戶提供檢驗和相互對比手機性能的機會。
現在我們看到,CDMA的手機上大多標注著Qualcomm的標識,而Intel也開始在手機領域的攻堅戰中引入PC領域的“Intelinside”概念,這是一個宣傳策略的開始,也是PC與手機芯片銷售模式相融合的體現。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