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小视频在线观看_中文黄色一级片_久久久成人精品_成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浪潮_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軟交換呼叫模型的研究與設計

2019-11-03 19:30:13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田戰毅,王芙蓉,莫益軍


  摘 要:提出一種適用于軟交換特點的呼叫模型,該呼叫模型的設計借鑒并改進成熟的智能網呼叫模型,增強媒體控制能力,實現呼叫控制與媒體承載、業務邏輯與呼叫控制的分離。支持對多協議的接入,同時滿足開放式業務的需求,具有較好的靈活性和擴展性。

  關鍵詞:軟交換;智能網;呼叫模型;連接視圖;MEGACO/H248;SIP;業務

1 前言

   以軟交換(Softswitch)技術為核心的下一代網絡(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現在通信網絡的研究焦點之一。軟交換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建立開放、分層的體系結構,實現業務與呼叫控制分離、呼叫控制與承載分離。軟交換是軟交換體系中的控制核心,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實時的呼叫控制和連接控制的能力,因此建立一個恰當的呼叫模型在軟交換設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不僅要完成對呼叫的控制以及媒體連接的管理,而且需要為業務層提供對底層平臺的能力抽象,直接決定了上層業務的種類與數量。針對軟交換的呼叫控制與業務開發特點,建立一個合適的呼叫模型是軟交換設計中的關鍵。

2 軟交換對呼叫模型的要求

   根據軟交換體系設計的基本要求,對軟交換呼叫模型的設計提出下列要求:

  (1)網絡的融合互通需求 軟交換要實現多種異構網絡的接入,支持多種不同的網絡協議。顯然對每種網絡協議建立獨立的呼叫控制,不但過于復雜,而且不便于互通。因此需要對網絡協議特征進行抽象,在網絡資源層之上建立通用的呼叫控制模型,對各種協議統一處理,在集中控制層面實現網絡互通。具體的協議上,軟交換要支持H.248/MEGACO、MGCP、H.323、SIP、ISUP、PRI、SIP-T/SIP-I等協議信令之間的無縫互通。

  (2)承載連接控制 軟交換實現了呼叫控制與承載的分離,其承載通路的管理也較單純的電路交換方式復雜。軟交換中的基本承載媒體有兩種:基于TDM的64 kbit/s電路鏈路通道和基于IP的RTP實時媒體流。軟交換要支持IP和TDM兩者媒體流的轉換與互通,呼叫對承載媒體的選擇以及承載方式的選擇,如媒體流的IP中繼方式、端到端方式的選擇等。因此呼叫模型的設計要加入獨立的媒體承載管理模塊,完成媒體資源、媒體鏈路的管理,保證某些業務對服務質量(QoS)的需求。

  (3)業務能力的支持 軟交換設計應體現業務驅動的思想和理念,上層業務與底層的異構網絡無關,提供了開放靈活的業務提供體系;另一方面要實現與現有業務網絡如智能網等的互通,繼承己有成熟的通信業務。在軟交換內部要實現傳統交換機的所有業務,同時要提供對數據業務、多方、多媒體業務能力的支持,以及對業務沖突的檢測等。開放式業務體系采用基于API的下一網絡業務提供方式,現在較成熟的有Parlay、JAIN等API。呼叫模型的設計要方便與Parlay等呼叫控制業務接口之間的映射,同時支持智能網INAP協議接口。

3 軟交換呼叫模型的設計

   從功能上看,軟交換完成類似于智能網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交換機的功能。在呼叫控制邏輯上兩者沒有本質的差別,軟交換呼叫模型的設計可以借鑒智能網的呼叫控制模型。但傳統智能網是按照電路交換設計的, 其呼叫狀態模型控制功能過于集中, 它所描述的呼叫建立和承載建立的過程是統一的。所以需要對其呼叫模型進行改進,增加媒體連接控制模塊,實現呼叫控制與承載連接過程的分離,與媒體網關控制協議H248或MGCP等協同完成整個呼叫流程的接續。智能網SSP在業務提供上,受到INAP協議的限制,業務局限且封閉,軟交換呼叫模型抽象底層業務提供能力,實現開放業務接口,增加INAP與Parlay的業務能力接口適配,靈活支持不同的業務提供方式。

  基于以上分析,將軟交換功能分成三個層,即協議接入層、控制層和業務層。軟交換呼叫模型的基本結構設計如圖1所示。



3.1 呼叫控制和媒體連接控制

  智能網能力集CS2定義了較完備的多方呼叫控制模型以及業務開發模式。智能網呼叫模型具有較好的呼叫控制以及業務能力接口,但智能網協議并沒有定義對底層媒體連接的控制功能。H.248/MEGACO與MGCP也提出了一套針對媒體的連接管理模型。因此可以考慮將智能網呼叫模型作為基本呼叫模型,利用H.248(MCGP)連接模型完成對媒體資源與連接的管理行為。媒體連接控制模塊不直接處理信令,而是在呼叫過程中接受來自呼叫控制模塊和協議適配層的請求,完成媒體信息的交互與連接的操作;或在媒體資源狀態改變后,通知協議和呼叫模塊所發生的改變。

3.1.1 呼叫控制功能

  類似于智能網SSP交換機,基本呼叫控制模塊只完成基本的呼叫處理,更復雜的業務控制流程,在基本呼叫模塊中產生業務觸發,由業務層實現復雜的業務邏輯。基本呼叫模型采用CS2描述的SSF/CCF(service switching function/call control function)控制模型,結構如圖2所示。





  該模型的設計思想是對底層網絡進行抽象,將具體的呼叫抽象為連接形式,對下層協議采用統一的消息接口,因此該模型獨立于具體的協議,不受限于特定的媒體連接類型。具體模塊的功能簡介如下:

  (1)呼叫控制功能(CCF) 包括基本的呼叫處理功能以及為支持IN呼叫的附加功能。CCF功能的實現可以用一個呼叫狀態遷移圖來描述,即基本呼叫狀態模型BCSM(basic call state model)。BCSM描述了CCF為建立和維持用戶的通信通路所要求的一組基本呼叫和連接動作,并描述了這些動作的觸發與條件遷移過程。一個BCSM成分由四個要素組成:呼叫點PIC(point in call)、檢出點DP(detection point)、轉移過程(transition)和事件(events)。BCSM接收到的控制事件消息,根據當前呼叫狀態PIC,決定需要上報給SSF的DP點以及下一步的跳轉動作。DP點也稱為業務檢出點,代表了與上層業務控制的交互接口,SSF根據上報的DP判斷可能觸發的業務類型,決定呼叫繼續或者掛起呼叫,等待上層業務控制指令。因此,它在傳統有限狀態機的基礎上,又具有了描述與上層業務交互接口的能力。

   BCSM由發端BCSM和終端BCSM組成,對于一個呼叫分別建立發端與收端的半側呼叫模型。這樣更方便DP業務檢出點的設置以及對發端用戶與收端用戶的單獨控制,例如對呼叫等待等被叫觸發型業務的控制。

  (2)業務交換功能(SSF) 在CS2中提出了連接視圖CVS(connection view state)的概念,CVS 包括4 種連接視圖對象:呼叫段關聯CSA(call segment association)、呼叫段CS(call segment)、連接點CP(connection point)、連接腿LEG(connection leg)。LEG是對會話中一個呼叫支路的抽象,一個CS可以管理多個LEG,表示各個LEG的連接關系,CSA用來關聯一次會話中的CS,同樣可以包含多個CS,如多方呼叫或呼叫等待業務。CSA是SSF中的一個子狀態機,協同BCSM管理一次會話,共同完成呼叫處理和連接控制功能。CSA具有DP觸發功能,接受BCSM上報的DP事件,完成對靜態配置的業務DP的觸發,以及業務邏輯過程中業務層所動態配置的事件DP的觸發。智能網CS2定義24個左右的DP,對呼叫階段的劃分比較完備,軟交換呼叫模型可以直接繼承過來。

  在連接視圖概念中把一個完整的呼叫過程分為兩個半側呼叫過程,即主叫側與被叫側。區分的主要目的是將源端與目的端對呼叫控制權的分離,O-BCSM與T-BCSM分別對應于主叫側與被叫側。圖3是一個基本的三方通話的連接視圖。



   連接視圖的設計可以使SSF/CCF向SCF呈現當前的半側呼叫,SCF可根據發端或終端的半側呼叫模型,觀察在一個給定的SSF/CCF中目前的呼叫連接狀態,CS-CV表示從SCF層所看到的底層CS的映象?穴view?雪。這種可視性使在SCF業務邏輯范圍內去確定控制LEG的連接狀態。SCF業務邏輯對呼叫過程的控制主要是通過DP事件機制以及對邏輯實體LEG、CS與CSA的操作來實現,具體消息可以參照智能網SSF與SCF之間消息的定義。

   呼叫控制中要涉及媒體連接以及放提示音、通話間收號等,這些媒體相關功能可以通過SRF(specialized resource function)實現。SRF提供了呼叫控制與媒體連接控制的接口功能。基本呼叫控制不需關心具體的媒體類型及連接過程,通過SRF模塊與媒體連接控制模塊通信,完成媒體控制需求,如放音、收號、媒體連接建立、修改與釋放等。

3.1.2 媒體連接控制功能

  網絡融合的需求也導致媒體處理上的復雜性,媒體控制類協議的提出正是為減少軟交換設計上的復雜性。現在比較成熟的是MGCP和MEGACO/H.248,主要思想是強調控制的集中和與底層承載的分離,建立一個獨立于傳輸的連接模型。軟交換通過MGCP和MEGACO/H.248協議控制媒體網關完成媒體連接控制。MGCP和MEGACO/H.248的連接模型比較相似,下邊以MEGACO/H.248為例說明呼叫模型中媒體連接控制的實現。

  MEGACO/H.248協議提出了一個多方的連接模型,如圖4所示。

   協議的連接模型由上下文(context)和端點(termination)組成。端點指媒體網關發送或接收的媒體流。各個模擬用戶端口、數字用戶端口、中繼時隙、甚至RTP端口、多媒體的承載通道都抽象為一個個端點(termination)。上下文描述媒體流之間的連通關系。只有在同一上下文的端點之間才可通信。上下文描述的不是一個連接,而是各個端點之間的關系。而各個端點可以是雙向的,也可以是單向的,甚至是隔絕的,這樣的拓撲關系可以十分恰當地描述實際媒體連接情況,實現復雜的媒體連接管理。

  呼叫模型中媒體協議管理模塊完成對MEGACO/H.248協議連接模型的管理功能,該模塊根據接收到的外部命令,修改內部拓撲關系,向媒體網關發出標準協議消息,完成特定的媒體操作。呼叫模型設計中實現基本呼叫控制與媒體連接控制的分離,所有的媒體操作命令都應當由基本呼叫控制與協議層發出,同時由于媒體協議管理模塊可能也要處理關于MGCP的媒體操作請示,因此,增加連接管理模塊,為媒體協議管理模塊處理不同媒體協議提供統一的消息接口。

  連接管理模塊是具體媒體協議與基本呼叫控制的關聯模塊。對比MEGACO/H.248的連接模型與CS2的連接視圖,可以看出Termination與LEG,Context與CS具有一個對應關系,因此,在連接管理中采用全局性Callleg作為它們之間的關聯。與基本呼叫控制中的LEG抽象連接不同的是Callleg對應有具體的媒體資源,并保存相應媒體屬性,可以作為呼叫中一個全局性唯一的呼叫方標識,與MEGACO/H.248的Termination相對應。連接管理要處理媒體資源的申請、修改和釋放,媒體資源屬性的交互等。協議適配層如SIP協議適配層收到INVITE消息后,向連接管理發出媒體資源申請,并將SDP媒體屬性帶過去,連接管理為其創建Callleg,并向媒體協議管理模塊發出資源申請請求消息。成功后,連接管理將新創建的LEGID以及資源信息返回協議適配層。其后,也可以通過發媒體屬性修改指示通知連接管理Callleg修改媒體屬性。這樣可以完成發端與收端的媒體屬性交互。對于IP連接,如SIP、H.248等可以采用SDP的方式來描述媒體資源屬性。

   連接管理與基本呼叫控制之間的消息主要是連接控制,以及放音、收號等操作。連接管理將媒體連接分為基本雙方連接與多方連接,方便基本呼叫以及會議的操作控制。連接管理要支持基本的TDM和IP呼叫的多種連接方式,當基本收到連接請示時,由連接管理對連接方式的靈活選擇,是否采用IP中繼、IP端到端的連接方式等,發出相應的媒體協議連接消息。如收到基本呼叫的connect消息,判斷是采用IP中繼方式時,則要向媒體協議發起IP中繼端點的申請,建立起雙向的IP中繼通道;如果判斷是IP端到端方式時,只需要連接管理內部實現收端和發端媒體屬性的交換,而不需再與媒體協議模塊進行交互。

3.2 接入協議分析

  現有網絡包含傳統PSTN電話網、ISDN網智能業務網,以及基于H.323與SIP的VOIP電話網。呼叫模型對不同網絡協議提供了統一的呼叫控制,與下層協議之間采用了統一的消息接口,下層協議與之配合完成整個呼叫流程。接口消息需求提供一個較為完備的控制消息集。從功能上看,協議層完成類似于CCAF(call control agent function)的功能。因此與基本呼叫控制接口消息可以借鑒Q.931協議消息。Q.931協議提供豐富的語音以及數據業務控制信息,需要時可根據具體的協議消息再進行擴展。底層呼叫協議適配層如SIP、ISUP、H323等只保存基本的呼叫狀態,將收到的協議消息向接口消息進行適配,交由控制層統一處理。媒體資源則由連接管理模塊來集中調度管理。

3.3 業務接口需求

   軟交換業務通過靈活可配置的DP業務觸發方式,將復雜的業務邏輯實現放在業務生成模塊中。呼叫連接視圖提供了上層業務邏輯對底層呼叫控制的一個實現途徑。軟交換內部的業務可以直接通過業務接口消息實現。這些業務包括基本的通話業務和補充業務。對于外部業務提供存在兩種方式,即智能網業務提供方式與基于API的業務提供方式。

  智能網業務提供方式,一種是直接通過智能網SCP提供業務,使用INAP協議通過信令網關實現軟交換對智能網SCP的訪問;另一種是將SCP改造成IPSCP,IPSCP使用INAP經由SCTP傳輸的方式,直接為軟交換提供業務。這兩種方法都需要在業務接口上疊加INAP協議,使接口消息轉化為標準INAP協議消息。由于采用智能網的呼叫模型,此種方式的業務實現比較容易,成熟的智能網業務實現方式可以應用到軟交換的業務實現中。可以支持智能網CS2所規定的所有業務。

   基于API的應用服務器業務方式,如Parlay方式。現在有幾種較為統一的看法:一種是通過Parlay Gateway訪問應用服務器模式,Parlay Gateway實現INAP、CAP等信令與API之間映射,此時軟交換業務層可以直接使用INAP信令通過Parlay Gateway網關實現對應用服務器的訪問。另外一種是在軟交換上提供Parlay API,直接訪問應用服務器。對于此種方式,呼叫模型要實現在業務接口與Parlay API的映射,軟交換連接視圖與Parlay的呼叫控制的對應。

4 結束語

   呼叫模型的設計是軟交換設計的核心部分,本文的呼叫模型設計參考了智能網呼叫控制理論,借鑒其成熟的連接視圖與半側呼叫模型,改進其在軟交換應用中對媒體承載控制的缺陷,提供開放的業務接口,方便智能網業務與基于開放式API方式業務的開發。整個呼叫模型的設計滿足軟交換系統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ITU-T Q.1224 Q.1228.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2[S].1997.

[2] IETF RFC 3015-2000. Megaco Protocol Version 1.0[S].2000.

[3] IETF RFC 3261-2002.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2002.

[4] 楊放春,孫其博.智能網技術及其發展[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2.

[5] 趙惠玲,葉 華等.以軟交換為核心的下一代網絡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摘自 天津通信技術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做a爱片性色毛片高清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看 |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中国产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 | 黄色电影免费提供 | 极品xxxx欧美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网站 | 特级黄一级播放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 中国产一级毛片 | 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 | 中日韩乱码一二新区 | 偿还的影视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999精品国产 | 夜间福利视频 | 一级做人爱c黑人影片 | 免费看成年人网站 | 黄色大片在线免费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 成人免费看毛片 |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7m视频成人精品分类 | 99国产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久麻豆 | 青青草华人在线 | 欧美日韩手机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iiiii | 特级黄色一级毛片 | 精品亚洲va在线va天堂资源站 | 免费看日韩片 | 国产91亚洲精品久久久 | 澳门一级淫片免费视频 | 97zyz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一级淫 | 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 国产在线观看91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