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學校的網絡教室采用PXE無盤工作站技術,盡管PXE工作站的管理有口皆碑,但由于學生的好奇甚至故意的“惡作劇”,差不多每一節課不等上完,系統就被弄得亂七八糟、面目全非了……
盡管這些都可以很容易地被禁止,但是限制越多,對學生來說越是索然無味,滿足不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在服務器上安裝“還原精靈”的話,又使本已不堪重負的服務器變得更慢,并且只有經過漫長的服務器重啟才能還原……于是,清空無盤工作站用戶目錄便成了還原工作站設置的最簡單、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了!
然而,倘若靠手工逐個地清空無盤工作站用戶目錄,很是麻煩。其實這樣的“苦差”完全可以請DOS完成——編個簡單的批處理文件,輕松一按,幾十臺工作站的系統還原便瞬間完成!
為使敘述直觀具體,就以我校的網絡教室為實例來闡述。
■ 網絡教室環境
我校的網絡教室基本情況如下:
1.服務器操作系統為Windows 2000,安裝在服務器C盤。
2.30臺無盤工作站操作系統為Windows 98,上傳在服務器D盤PXE目錄里。
3.30臺無盤工作站用戶名依次為:A1~A5……F1~F5。用戶目錄與用戶名相同,依次為服務器上“D:/PXE/”文件夾里的以下目錄:A1~A5……F1~F5。
4.每個用戶目錄須有四個授權用戶,即除了Administrator、System、Lnguest這三個全權用戶外,另外必須還有一個全權用戶——自身(如A1用戶擁有對A1目錄的全部權限),這樣,就在實現對自己的目錄完全控制的情況有效地避免了打開其他用戶目錄進行 “非法活動”了!
■ 編寫批處理文件
現在,情況清楚了,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清空這30個用戶目錄(以達到還原無盤工作站之目的)。當然不是用手工刪除,而是用一個簡單的DOS批處理文件Cacls.bat(當然也可用其他名稱)來完成。內容為:
D:
CD /PXE
FOR %%X IN (A B C D E F) DO FOR %%Y IN (1 2 3 4 5) DO RD/S/Q %%X%%Y
FOR %%X IN (A B C D E F) DO FOR %%Y IN (1 2 3 4 5) DO MD %%X%%Y
FOR %%X IN (A B C D E F) DO FOR %%Y IN (1 2 3 4 5) DO CACLS D:/PXE/%%X%%Y /E /G %%X%%Y:F /R PXEclass
簡單說明:
1. 該批處理文件中的DOS命令都是針對Windows 2000操作系統自帶的DOS命令,而不是Windows 98里的DOS命令。
2.因為DOS中沒有清空目錄的命令,所以,只有分三步走了:
第一步,刪除A1~F5這30個目錄:FOR %%X IN (A B C D E F) DO FOR %%Y IN (1 2 3 4 5) DO RD/S/Q %%X%%YFOR…IN…DO…是一個循環結構,注意變量名稱是區分大小寫的。
在這個二重循環嵌套里,第一次循環%%X值取A,執行FOR %Y IN (1 2 3 4 5) DO RD/S/Q A%Y 命令,刪除A1、A2、A3、A4、A5;第二次循環%%X值取B,執行FOR %Y IN (1 2 3 4 5) DO RD/S/Q B%Y 命令,刪除B1~B5……依此類推,共進行6次循環,執行30次刪除目錄操作。RD/S刪除非空目錄,/Q表示為安靜模式(Quiet),即不詢問。
第二步,重建這30個目錄:FOR %%X IN (A B C D E F) DO FOR %%Y IN (1 2 3 4 5) DO MD %%X%%Y重建后的A1~F5這30個文件夾圖標,都有一個手形共享標志——竟然奇跡般地“記住”了先前的這30個文件夾的共享屬性!
第三步,分別為這30個目錄設置不同的權限:FOR %%X IN (A B C D E F) DO FOR %%Y IN (1 2 3 4 5) DO CACLS D:/PXE/%%X%%Y /E /G %%X%%Y:F /R PXEclass CACLS用來顯示或者修改文件的訪問控制表(ACL)即訪問權限。這行命令的作用是為30個目錄(A1~F5)添加一個自身用戶并賦予全部權限(/E /G %%X%%Y:F);同時撤消一個PXEclass組權限(/R PXEclass)。PXEclass組是從其父目錄(D:/PXE)繼承而來,A1~F5都隸屬于該組,之所以要撤消該組權限,目的是為了限制學生相互訪問惡意刪除他人文件。至于另三個全權用戶(Administrator、System、Lnguest),MD在重建30個目錄時已自動從D:/PXE繼承了!
批處理文件的高明之處在于:刪除和重建這30個目錄不需寫長長的30行RD命令,而只要一個FOR循環嵌套就行了。由于在刪除時沒有取消共享,這30個目錄重建后會保持原有的共享設置。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