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鐘秀梅
PHS網絡規模越來越大,為了保證現網設備的安全運行,支撐小靈通的服務品牌,PHS系統無線設備入網前的驗證測試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
具體闡述了無線設備入網前驗證測試的各種方法和步驟,主要包括:實驗室模型機測試、外場試驗田測試、話務指標分析以及用戶投訴分析等。
1、PHS無線系統設備驗證測試流程
1.1PHS系統無線設備分類
PHS無線系統設備主要包括:無線網管、ANU/ICSC、基站控制器、基站設備等,驗證測試的內容為這些設備的硬件性能、軟件版本和補丁的測試驗證工作等。
1.2驗證測試流程
驗證測試工作主要分為:實驗室基本功能測試、外場試驗田運營前后對比測試、TMM無線話務指標分析、用戶投訴分析等,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無線系統設備測試驗證流程
2、實驗室測試方法
2.1測試目的
在實驗室環境下,利用模型機設備,對各類型無線設備的硬件性能(主要為基站)、軟件版本、補丁進行測試,以驗證無線設備在現網投入使用后及軟件版本升投入運營后的質量是否得到改善,確認硬件性能是否達標,評估軟件版本對設備性能和話務統計項目的影響,是否出現其他不良的偏差,確保正常的業務運營。
2.2測試內容
實驗室測試內容主要包括:無線設備硬件性能測試和軟件版本基本功能、新增功能、解決遺留問題的測試驗證兩大部分。由于PHS系統的技術特點,無線設備硬件測試主要圍繞基站設備進行。軟件版本主要包括:無線網管、ICSC/ANU、基站控制器、基站所運行的軟件版本和補丁。由于實驗室環境所限,無法完全模擬與現網相同的測試環境,部分不能測試的項目,可以建議在外場試驗田進行驗證測試。
2.3測試前預備
實驗室環境的搭建,預備好必須具備的測試設備:網管、ICSC/ANU、基站控制器、基站、撥測電話(含PHS終端、PSTN終端)。注重:在測試過程中基站設定為測試模式。
測試所需工具:MT8801C綜合測試儀1臺、Hp8593E頻譜分析儀1臺、83732A信號源1臺、二合路器1個、射頻接口卡1個、測試軟件1套、PHS35C路測儀表1套。
2.4設備硬件性能測試方法
2.4.1基站的發射性能指標
測試指標主要包括:發射功率、鄰道功率、載波泄漏、雜散發射(帶內、帶外)、調制精度、發射速率精度等項目測試,測試標準對應RCRSTD-28的有關規定。
具體測試項目和技術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基站發射性能指標測試項目和技術要求
判定標準:應符合表1中技術指標所要求達到的范圍,若不符合,則該項目不通過。
2.4.2基站的接收性能指標
測試指標主要包括:接收靈敏度、鄰道選擇性、互調特性、雜散響應抑制等,測試標準對應RCRSTD-28的有關規定。
具體測試項目和技術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基站接收性能指標測試項目和技術要求
判定標準:應符合表2中技術指標所要求達到的范圍,若不符合,則該項目不通過。
2.5軟件版本測試方法
在實驗室的環境下,主要針對各類無線設備的軟件版本的升版過程與版本倒回、升版后各類業務、版本差異性的驗證測試。
2.5.1升級及回退過程的測試
主要對網管、ANU/ICSC、基站控制器、基站的軟件版本升級及回退過程進行驗證。在升級過程中,應盡量細化每一操作步驟,并記錄每一步操作的所花費時間,掌控整個升級過程,為在現網萬一升級不成功,正確判定回退時機。
測試判定標準:廠家提供的軟件版本升級方案可操作,升級后系統設備工作狀態正常,軟件版本可以正常倒回,若上述三項任一項不能符合,則判定軟件版本升級過程測試不通過。
2.5.2升版后各類業務測試項目
(1)無線網管
①操作維護功能:安全和日志治理、物理配置治理、信令跟蹤治理等
測試判定標準:在無線網管上能正常進行信令跟蹤及安全治理等日常維護操作。
②性能治理:基站話務數據采集及上報
測試判定標準:能夠準確的采集基站話務數據,能重新批量采集未上報基站的數據。
③基站治理:基站狀態檢查、各網元治理、告警治理
測試判定標準:能正常顯示基站及各網元的運行狀態、及時顯示告警級別并告警準確,能屏蔽告警及告警級別修改。
④業務:基本業務、補充業務、數據業務
測試判定標準:能正常進行普通呼叫(PSTN、PHS、GSM等)撥打、補充業務正常簽約及實現、正常實現數據業務
⑤版本差異性測試:新功能測試、遺留問題解決情況
測試判定標準:新增功能能正常實現、上一版本遺留問題能在新版本上完全解決。
(2)基站
①基本呼叫功能:在測試基站覆蓋范圍內進行各類撥打測試
測試判定標準:PS手機與PS手機/PSTN/GSM能夠正確振鈴并實現通話,通話結束后雙方拆鏈符合互不控制原則。
②信道治理:在被測基站(單基站)覆蓋范圍內,用大于等于基站滿信數的手機進行呼叫,將手機設置為測試模式,通過基站CSID查驗是否在被測基站上。
測試判定標準:基站應該能夠提供全部信道作為通話信道用。
③基站同步:被測試基站至少經過一個工作日正常投入運營,以GPS基站為參考標準,用儀表測試被測基站同GPS基站間的幀偏差。
被測基站基站同GPS基站直接的幀時隙偏差不超過26us,并且,收發時隙沒有出現交疊情況。
④移動治理、系統穩定性和健壯性:基站投入網絡正常運營,U口線路及電源滿足正常運行要求,網絡側設備、基站的運行及性能情況。
測試判定標準:基站沒有出現瞬斷、退出運營、短時用戶無法呼叫、U口反復激活、單U口或雙U口激活、基站重起、信道吊死、TMM數據丟失等異常現象;CSI(或CSMC)、PPT沒有出現異常重起、時隙閉塞等異常現象。
⑤補充業務數據業務:在被測基站覆蓋范圍內,保證手機的信號電平大于41dBuV,確保基站至少2個B信道空閑,通過PS手機撥號上網數據連接器進行上網撥號,驗證基站32K/64K數據業務。
測試判定標準:能支持32K/64K數據業務
⑥版本差異等測試:新功能測試、遺留問題解決情況
測試判定標準:新增功能能正常實現、上一版本遺留問題能在新版本上完全解決。
3、外場試驗田驗證方法
考慮到實驗室測試條件的限制,現網存在的多種問題無法模擬,為了保證能全面地驗證無線系統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所以建議在現網選擇實驗區域(即外場試驗田)對無線系統新設備進行驗證。外場試驗田驗證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無線設備投入使用前后對比驗證、TMM話務指標分析、用戶投訴分析等。
3.1外場試驗田選擇
選擇現網某區域某PA(有條件的話,大型版本的驗證測試可選擇兩個PA),該PA內應安裝現網各種類型的主流基站并且運營穩定,如:中興網絡中應包含日立CS17、三洋CS28、京瓷CS28S、CS4等基站。同時要求該PA不為孤島區域,不在兩個不同類型PHS網絡的交界區域,且不屬于話務稀疏地區,屬于在話務相對密集的區域內。
3.2設備投入使用前后驗證
3.2.1DT和CQT
在新設備及軟件投入外場試驗田使用前,首先要對試驗田PA進行DT(drivingtest)和CQT(callqualitytest)工作,參照模型機房撥打測試要求進行基本的撥測,通過路測軟件和儀表檢查被測區域信號覆蓋情況、掉話情況、同步情況等,通過撥打電話,人為主觀判定通話過程中的通話質量;同時,觀察短信、數據業務使用情況等,并作好記錄。
3.2.2收集話務數據和用戶投訴
在進行DT和CQT測試以前,要求收集設備投入使用前被測PA一完整周的TMM無線話務數據,并收集該區域用戶投訴情況,作為設備投入使用前后的數據對比分析依據。若被測區域存在通話單通、雜音或基站同步情況不好等故障,則排除故障,避免影響后續的測試分析工作。假如故障無法排除,則建議選擇其他PA進行外場試驗田測試工作。
3.3話務指標分析
試驗田話務數據比較和分析是無線設備應用前驗證的重要手段,由于在實驗室的測試中,有部分項目是憑測試人員主觀感覺去判定,而且僅根據對某種設備某種情況進行測試,并不能從科學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所以,在試驗田PA符合版本升級的要求,不存在基站不同步現象,不存在網絡故障預置前提下,收集外場試驗田設備投入運營前一完整周和設備投入使用并運營穩定后一完整周的TMM話務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以便用整體統計的思路分析問題。話務指標分析主要考察:PA尋呼響應率(含語音及短信)、掉話率、話務占試比(ISDN占用時間/射頻占用時間)、干擾規避率、切換發生率、LCH重請求率等。根據以往網優經驗以及有關工程考核的標準,指標參考建議值如下:
(1)PA尋呼響應率參考標準:在原來尋呼響應率的基礎上,升版前后指標在5%的范圍內波動。假設原來的尋呼響應率為60%,那么升版后的尋呼響應率應該在60%(1±5%),也就是56%~64%范圍;
(2)掉話率參考標準:掉話率的波動不大于0.2%。假設原來的掉話率為2%,那么升版后的掉話率該在1.8%~2.2%范圍;
(3)話務占試比參考標準:在原來話務占試比的基礎上,升版前后指標在5%的范圍內波動。假設原來的話務占試比為80%,那么升版后的話務占試比應該在80%(1±5%),也就是76%~84%范圍;
(4)干擾規避率參考標準:在原來干擾規避率的基礎上,升版前后指標在10%的范圍內波動。假設原來的干擾規避率為20,那么升版后的干擾規避率應該在18~22范圍。
(5)切換發生率參考標準:切換發生率包含HANDOVER切換與TCH切換,在原來發生率的基礎上,升版前后指標在10%的范圍內波動,假設原來的HANDOVER切換發生率為10,那么升版后的HANDOVER切換發生率應該在9~11范圍。同理,TCH切換發生率在上述范圍內波動。
(6)LCH重請求率參考標準:在原來LCH重請求率基礎上,升版前后指標在10%范圍內波動。假設原來的LCH重請求率為10%,那么升版后LCH重請求率應該在10%(1±10%),也就是5%~15%范圍。
在分析過程中,若發現某項指標出現惡化現象或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建議進一步分析是否由于指標統計公式發生變化、設備軟硬件(如基站)引起指標統計點發生改變而引起的,在對比分析中要求統計公式完全一致,統計點完全一致,否則沒有現實意義。
3.4用戶投訴分析
通過測試人員在試驗田PA進行路測后,主觀片面地判定設備投入運營后的使用效果好壞是不全面的,結合設備投入運營前一完整周和投入運營后一完整周該區域用戶投訴的對比情況分析,更能客觀地反映設備在現網的真實使用情況。
4、結束語
PHS系統設備較傳統交換設備多,設備軟件版本更新速度較快,無線環境復雜,因此單純依靠實驗室入網測試的方法往往不能得出全面的結論,通過結合外場測試,在選定區域進行各項具體的測試后,通過各種分析,對整體設備的指標和應用情況得出比較全面的測試結果。在傳統交換機設備入網測試驗證的基礎上,結合現場的應用測試,形成一套符合PHS系統技術自身特點的測試方法,指導維護技術人員把各類型設備及軟件應用于最適合的環境中,發揮最大功用,這一入網測試方法在長期的實踐中,已經被證實能夠有效發揮把關作用,保障網絡的穩定發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