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列表”與“白名單”的設置界面(請見附圖)是一樣的,只不過作用是相反的。“黑色列表”設置欄中的“內在的ip”是用來禁止局域網內的某些計算機的互聯網訪問權限。由于我校學生氣有近百臺,添加起來很麻煩;而教師機則少得多,能不能通過輸入教師機來達到目的?這里,可以方便地利用“白名單”的設置來達到目的。“白名單”是面向內部網的,一旦啟用“白名單”,就只有“白名單”上的計算機才具有訪問互聯網的權限。在向“白名單”設置欄的“內在的IP”欄中輸入教師機的內部IP地址時,每次只能輸入一個IP地址,要想輸入所有教師機的IP地址就需要反復的輸入。設置完成后,當激活“白名單”后局域網內的所有添加到“白名單”中的教師機都可以訪問互聯網,而所有學生氣則不能訪問互聯網;當啟用“黑色列表”時局域網內的所有計算機都有了互聯網訪問權限(可以禁止訪問某些站點)。達到了控制的目的。
“黑色列表”設置欄中的“外部的IP”是用來設置局域網內的用戶禁止訪問的互聯網網站。具體實現如下:可通過Ping命令非常輕易地得到被禁訪網站的IP地址。通過選擇“開始→程序→MS-DOS方式”打開MSDOS的程序窗口,在DOS提示符后輸入Ping命令和要禁止的網站的域名(注重:Ping和域名之間有一個空格符),按回車鍵后會出現所查域名的IP地址。將這個IP地址添入到“黑色列表”設置欄的“外部的IP”欄中。在啟動“黑色列表”后,局域網內的用戶就無法訪問該網站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啟用“白名單”后,以UDP協議作為信息傳送方式的OICQ軟件將不能正常使用。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