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造函數
C++中結構struct可以用花括號的方式進行初始化,但是類不行,原因在于數據部分的訪問狀態是私有的,程序不能直接訪問數據成員,而若設置為公有又違反數據隱藏的原則。程序只能通過成員函數訪問數據成員。
為此,提供了特殊的成員函數——構造函數,其名稱與類名相同。其原型和函數頭有一個有趣的特征:雖然沒有返回值,但沒有被聲明為void類型。實際上,它沒有聲明類型。每次創建類對象(甚至使用new分配內存)時,將自動調用構造函數。
在聲明的時候,可以設置默認的參數:
Stock ( const string & co, long n = 0, double PR = 0.0 );
復習:若給某一參數設置了默認值,那么在其后所有參數都必須也設置默認值;調用時,若給已經設置默認值的參數傳遞實際值,即要取代默認值,則在參數表中被取代參數的左邊所定義的所有參數,無論是否有默認值,都必須傳遞實際參數,即調用都是從左到右匹配參數。
注意構造函數的參數名不能與類成員相同,否則代碼會出現形如:
shares = shares;
一般,我們會在數據成員名中加入前綴m_,或者加后綴_。
當且僅當類聲明中沒有提供任何構造函數時,C++才自動提供默認構造函數,不做任何工作,可能形如:
Stock::Stock(){ }
此時,各個成員的值是隨機的不確定的,就和int x;一樣的結果。
如果為類定義了構造函數后,就必須為它提供一個不接受任何參數的默認構造函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給已有的構造函數的所有參數提供默認值:
Stock ( const string & co = "Error" , long n = 0, double pr = 0.0 );
另一種方法是通過函數重載定義另一個構造函數:
Stock();
由于只能有一個默認構造函數,因此不要同時使用這兩種方式。有了默認構造函數后,就可以聲明對象變量而不對它們進行顯式初始化。
補充:對于非靜態的const數據成員以及引用數據成員,其必須使用成員初始化列表進行初始化,因為其只能在對象創建時進行初始化,即創建對象時執行構造函數體之前進行初始化。
語法:
Classy::Classy(int n, int m) : mem1(n),mem2(0),mem3(n*m + 2)
{
//..
}
其中,mem1、mem2和mem3是Classy類的數據成員。而對于簡單數據成員而言,使用成員初始化列表和在構造函數體中使用賦值沒什么區別。但如果本身就是類對象的成員,使用成員初始化列表效率更高。
二、析構函數
對象過期時,將自動調用析構函數,完成清理工作。其名稱為類名前加~。和構造函數一樣,析構函數沒有返回值和聲明類型,沒有參數,形如:
~Stock();
調用的時機:如果創建的是靜態存儲類對象,則在程序結束時自動被調用;如果創建的是自動存儲類對象,則在程序執行完定義所在的代碼{}塊后自動調用;如果對象時通過new創建的,則它將主流在占內存或自由存儲區中,當使用delete釋放內存時,自動調用析構函數。
必需有一個析構函數。如果沒有提供,編譯器將聲明一個默認析構函數。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