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ng API的設計目標是強大、靈活和易用。非凡地,我們希望能讓程序員們方便地建立新的Swing組件,不論是從頭開始還是通過擴展我們所提供的一些組件。
出于這個目的,我們不要求Swing組件支持多線程訪問。相反,我們向組件發送請求并在單一線程中執行請求。
本文討論線程和Swing組件。目的不僅是為了幫助你以線程安全的方式使用Swing API,而且解釋了我們為什么會選擇現在這樣的線程方案。
本文包括以下內容:
單線程規則:Swing線程在同一時刻僅能被一個線程所訪問。一般來說,這個線程是事件派發線程(event-dispatching thread)。
規則的例外:有些操作保證是線程安全的。
事件分發:假如你需要從事件處理(event-handling)或繪制代碼以外的地方訪問UI,那么你可以使用SwingUtilities類的invokeLater()或invokeAndWait()方法。
創建線程:假如你需要創建一個線程——比如用來處理一些耗費大量計算能力或受I/O能力限制的工作——你可以使用一個線程工具類如SwingWorker或Timer。
為什么我們這樣實現Swing:我們將用一些關于Swing的線程安全的背景資料來結束這篇文章。
Swing的規則是:
一旦Swing組件被具現化(realized),所有可能影響或依靠于組件狀態的代碼都應該在事件派發線程中執行。
這個規則可能聽起來有點嚇人,但對許多簡單的程序來說,你用不著為線程問題操心。在我們深入如何撰寫Swing代碼之前,讓我們先來定義兩個術語:具現化(realized)和事件派發線程(event-dispatching thread)。
具現化的意思是組建的paint()方法已經或可能會被調用。一個作為頂級窗口的Swing組件當調用以下方法時將被具現化:setVisible (true)、show()或(可能令你驚異)pack()。當一個窗口被具現化,它包含的所有組件都被具現化。另一個具現化一個組件的方法是將它放入到一個已經具現化的容器中。稍后你會看到一些對組件具現化的例子。
事件派發線程是執行繪制和事件處理的線程。例如,paint()和actionPerformed()方法會自動在事件派發線程中執行。另一個將代碼放到事件派發線程中執行的方法是使用SwingUtilities類的invokeLater()方法。
所有可能影響一個已具現化的Swing組件的代碼都必須在事件派發線程中執行。但這個規則有一些例外:
有些方法是線程安全的:在Swing API的文檔中,線程安全的方法用以下文字標記:
This method is thread safe, although most Swing methods are not.
(這個方法是線程安全的,盡管大多數Swing方法都不是。)
一個應用程序的GUI經常可以在主線程中構建和顯示:下面的典型代碼是安全的,只要沒有(Swing或其他)組件被具現化: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Frame f = new JFrame("Labels"); // 在這里將各組件
// 加入到主框架……
f.pack();
f.show();
// 不要再做任何GUI工作……
}
}
上面所示的代碼全部在“main”線程中運行。對f.pack()的調用使得JFrame以下的組件都被具現化。這意味著,f.show()調用是不安全的且應該在事件派發線程中執行。盡管如此,只要程序還沒有一個看得到的GUI,JFrame或它的里面的組件就幾乎不可能在f.show()返回前收到一個paint()調用。因為在f.show()調用之后不再有任何GUI代碼,于是所有GUI工作都從主線程轉到了事件派發線程,因此前面所討論的代碼實際上是線程安全的。
一個applet的GUI可以在init()方法中構造和顯示:現有的瀏覽器都不會在一個applet的 init()和start()方法被調用前繪制它。因而,在一個applet的init()方法中構造GUI是安全的,只要你不對applet中的對象調用show()或setVisible(true)方法。
要順便一提的是,假如applet中使用了Swing組件,就必須實現為 JApplet的子類。并且,組件應該添加到的JApplet內容窗格(content pane)中,而不要直接添加到JApplet。對任何applet,你都不應該在init()或start()方法中執行費時的初始化操作;而應該啟動一個線程來執行費時的任務。
下述JComponent方法是安全的,可以從任何線程調用:repaint()、revalidate ()、和invalidate()。repaint()和revalidate()方法為事件派發線程對請求排隊,并分別調用paint()和 validate()方法。invalidate()方法只在需要確認時標記一個組件和它的所有直接祖先。
監聽者列表可以由任何線程修改:調用addListenerTypeListener()和removeListenerTypeListener()方法總是安全的。對監聽者列表的添加/刪除操作不會對進行中的事件派發有任何影響。
注重:revalidate()和舊的validate()方法之間的重要區別是,revalidate()會緩存請求并組合成一次validate()調用。這和repaint()緩存并組合繪制請求類似。
大多數初始化后的GUI工作自然地發生在事件派發線程。一旦GUI成為可見,大多數程序都是由事件驅動的,如按鈕動作或鼠標點擊,這些總是在事件派發線程中處理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