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ipse 是替代IBM Visual Age for java(以下簡稱IVJ)的下一代IDE開發環境,但它未來的目標不僅僅是成為專門開發Java程序的IDE環境,根據Eclipse的體系結構,通過開發插件,它能擴展到任何語言的開發,甚至能成為圖片繪制的工具。目前,Eclipse已經開始提供C語言開發的功能插件。更難能可貴的是,Eclipse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項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載Eclipse的源代碼,并且在此基礎上開發自己的功能插件。也就是說未來只要有人需要,就會有建立在Eclipse之上的COBOL,Perl,Python等語言的開發插件出現。同時可以通過開發新的插件擴展現有插件的功能,比如在現有的Java開發環境中加入Tomcat服務器插件。可以無限擴展,而且有著統一的外觀,操作和系統資源治理,這也正是Eclipse的潛力所在。
將已有的文件加入到一個項目中目前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象在IVJ中的一樣,用IDE的"File"菜單中的"Import"功能將文件導入到項目中。這也是推薦的方式。第二種是從Windows的資源治理器中直接拖動文件到項目中。第三種就是直接將文件拷貝到項目文件夾中,然后在Eclipse的資源瀏覽窗口中選擇項目或文件夾并執行從本地刷新功能(Refresh from locate)。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項目文件夾可以放在計算機的任何位置,并且可以在Eclipse中用新建項目的方法將項目路徑指定到已經存在的項目文件夾,然后在Eclipse中刷新即可。但要注重的是,任何項目文件夾建立或指定,目前都只能在Eclipse中用新建項目的方法來實現,即使是在缺省存儲項目文件夾的workspace路徑下新建立一個文件夾,在Eclipse環境中也是無法將它變成一個項目,也就是說,這個文件夾對Eclipse是不可視的。
瀏覽窗口和Java瀏覽窗口是觀察窗口核心部分。前者和Windows的瀏覽器差不多,能瀏覽項目文件夾中的所有文件,后者用來瀏覽項目中的Java包,包中的類,類中的變量和方法等信息。在Java瀏覽窗口中可以通過用鼠標右鍵的菜單中的Open Type Hierarchy打開層次瀏覽窗口(Hierarchy),這個窗口非常實用,它能非常清楚的查看類的層次結構。類中的編譯出錯信息可以在任務窗口中查到,同時它也可以成為名符其實的任務窗口:向其中添加新的任務描述信息,來跟蹤項目的進度。控制臺則主要用來顯示程序的輸出信息。在調試程序的時候,會有更豐富的觀察窗口來幫助程序員進行調試,如變量值察看窗口,斷點窗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