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市場增長進入深水區,IT企業押注混合云
2020-02-07 09:58:03
供稿:網友
全球云計算市場進入穩步增長階段,市場增長進入深水區,亞馬遜主導的公有云模式正受到挑戰。
“公有云不再一家獨大,混合云正在成為未來企業最理想的IT運營模式,”Nutanix(路坦力)亞太及日本地區系統工程副總裁JeffSmith在接受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在Nutanix發布的最新《2019企業云指數報告》中,大約85%的受訪者認為今后混合云將是最佳的IT的運營模式,73%的全球企業正在將應用從公有云遷回本地部署。
報告中顯示,2019年約有85%比例受訪者認為混合云布署結構更為理想,而這些企業分布各個市場領域,并且位居美洲、歐洲、中東、非洲,以及日本與亞太地區,顯示全面采用公有云,或是僅選擇單一云架構的布署模式已不適用,推動混合云架構將成為未來市場發展主軸。
其中,中國企業上云意愿強烈,但與全球市場存在區別:2019年中國企業傳統數據中心的應用率在55%左右。在未來的3到5年內,傳統數據中心的份額會下降到13%左右,與此同時,混合云增速最快,預計未來3到5年內中國企業混合云部署的增長幅度高達53%。出于安全考慮或遵循相關監管政策,大中型政企用戶更偏愛私有云和混合云(邊緣業務采用公有云,核心業務私有云或專有云),相比之下,國外用戶對公有云的接納程度就比較高。
對此,JeffSmith認為,由于中國的經濟結構和監管機制,讓中國市場擁有自己特色的同時,也賦予了中國市場一個獨特的市場機會,在混合云應用上具有一定優勢。
為贏得這類客戶,微軟、IBM、谷歌等云服務提供商正在擴大“混合云”業務。混合云將云端IT系統與存儲和處理特別敏感信息的客戶自有數據中心結合起來。在IT領域,微引入名為AzureArc的系統,讓該公司更多基于云的數據庫應用程序在客戶的數據中心內運行。IBM斥資約340億美元收購了開放系統軟件公司紅帽,以提升在該領域的競爭力。
此前,Nutanix所屬的市場領域,被稱為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簡稱“HCI”)。所謂超融合基礎架構,根據Gartner定義,其提供標準的計算、網絡、存儲的模塊化交付,通過統一的管理平臺搭建可擴展集群。此前,計算、存儲、網絡三者涇渭分明,但在HCI框架下,集成在一個設備中,成為可拓的IT基礎架構。因此,在IT市場被云服務沖擊的市場背景下,HCI成為少數仍能持續維持高成長的IT基礎設施產品。憑借該架構,Nutanix在2016年上市。
Nutanix將該公司的混合云產品視為未來開拓市場的關鍵,稱超融合是構建混合云最好的基礎架構。Nutanix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馬莉稱,過去一部分企業可能使用傳統數據中心,后來選用了單個公有云供應商,但是現在他們也開始逐步根據不同公有云廠商的業務優勢選擇應用多個公有云平臺,向混合云轉型。
在資本市場,由于在混合云部署上的優勢,Nutanix一度被傳為谷歌的收購目標。金融咨詢公司Trefis稱,谷歌收購Nutanix,可增強在混合云領域的市場競爭力。
截至2019年9月15日,Nutanix在12個月內收入為12.4億美元。據彭博測算,Nutanix未來一年年銷售額預計增幅將為15.4%,達19億美元。“Nutanix2020年的銷售額或許將證實該公司類似云計算模式擁有巨大的市場,同時也會確認收購傳言。相對于舊款的孤立信息技術系統而言,該公司基于軟件的信息技術系統更易用也更靈活。有限的功能、訂閱模式轉變以及IT開支薄弱是主要的風險。”彭博資訊資深分析師AnandSrinivasan稱。
編輯:Har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