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說過一句話:“計算機就擅長做的工作就是‘循環'!”。的確循環執行在語言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利用循環我們可以實現更復雜、重復性的工作。易語言對于循環程序結構提供四種形式,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易語言中循環結構的具體使用方法。
方法/步驟
在此小編將以實例的方法與大家分享易語言中循環結構的具體使用方法:先創建一個Windows空白窗口,繪制如圖所示的人機界面。
接下來為“計算”按鈕添加“被單擊”事件。
我們先利用“判斷循環”結構來計算n階:
在“程序集”窗口中,輸入如圖所示的代碼。“判斷循環”結構的使用方法是:當“判斷循環首”中的條件為真時,執行循環體中的語句,當條件為假時則自動跳轉到“判斷循環尾”的下一條語句執行。
最后運行一下程序,測試結果輸出:
下面再來看一下“計次循環首”結構的使用方法:
“計次循環首”中的第一個參數代表“循環的次數”,第二個參數可選,代表“當前已循環的次數”,可用變量來記錄該已循環的次數。
輸入以下代碼,并運行即可得到結果輸出:
“變量循環”結構的使用方法:
“變量循環”結構具有四個參數,
第一個參數為“變量起始值”。
第二個參數為“變量目標值”,即循環結束的終值。
第三個參數為“變量遞增值”,用于指定變量每次增加的數量。
第四個參數為“循環變量本身”,可用變量來存儲每次循環時循環變量的當前值 。
當循環條件為假時,將執行“變量循環尾”后面的語句。
輸入如圖所代碼并運行,就可以看到運行結果:
最后小編利用“變量循環首”編寫了一段“九九乘法表”,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小伙伴們是否對易語言中的循環程序結構有所了解了呢,希望本文對大家的學習能夠有所幫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