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接到一項任務,要給不懂區塊鏈和比特幣的小白解釋幾個常見概念,任務開工后才發現是一項蠻艱巨的任務?;燠E幣圈一年多,如今地址、區塊高度、交易ID整天用,BTC、ETH、EOS等各種代幣張口就來,這還不算什么以太、辣條、紅燒肉之類的行話,沒有學習能力的小白一進來就被嚇跑了。
不過,讓小白能夠快速入門區塊鏈的辦法我也曾想過,曾經還寫過一個直播課程,準備用一個小時介紹區塊鏈中的12個基本概念,課程早就寫好了,可惜卻懶得講了。因為我曾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給幾個程序員介紹區塊鏈,最后的效果并不理想。今天,我用一篇文章把這些基礎概念用非常簡短的文字介紹一遍,能不能明白都請留言反饋一下吧。
區塊鏈(Blockchain)
區塊鏈(Blockchain)本身是一個復合詞,可以分為兩個簡單的單詞:區塊(block)和鏈(chain),可以比喻成全世界人民共同維護的公開大賬本,內部是由一個一個區塊互相鏈接而成。
區塊(Block)
一個區塊(Block)相當于會計人員的一個賬本盒,里面收錄著在全世界內發生的一小部分交易賬單。每個盒子有唯一的編號,后面的區塊用鏈(Chain)的形式與前面的區塊相連。
區塊高度(Block Height)
剛才說到了“鏈”,會自然想到自行車的鏈條,但這種類比不太合適。區塊鏈世界的準確術語是區塊高度,你需要把區塊鏈想像為堆疊在一起的賬本盒,最底層的區塊高度為0,向上高度依次增一。
比特幣(Bitcoin)
比特幣(Bitcoin),簡稱BTC,是運用加密原理構建的第一種數字貨幣,創始人為中本聰,該貨幣的計量單位也叫BTC。它的最小單位為聰,即0.00000001 BTC。比特幣通過挖礦方式來發行新幣,發行總量為2100萬個。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底層技術,比特幣是構建在其上的第一種應用。根據區塊鏈內部技術細節的不同,就出現了上千種競爭幣(AltCoins)。
交易(Transaction)
這里的交易是指發生在區塊鏈上的交易,要與傳統交易相比較來理解。兩人面對面的紙幣交易,只有雙方知道,如果用電子轉賬,則會被銀行這樣的中心機構記錄在冊,此交易信息被三方知曉。
發生在區塊鏈上的交易,則會迅速廣播至全世界的所有其它計算機,任何一臺計算機都可證明這筆交易的存在,不容抵賴。
錢包(Wallet)
我們把參與到比特幣網絡中的計算機軟件稱為節點,我們大多數用戶最常用的是發幣、收幣、查看交易記錄等,這類軟件稱為錢包軟件,這些錢包軟件也是節點,它們要與其它錢包軟件互換區塊數據和交易數據。
保存了全部大賬本的錢包軟件稱為全節點錢包(當前所有區塊的數據已經超過了150GB),如Bitcoin Core;而只保存了部分賬本數據的錢包軟件稱為輕錢包(可能只需100多M),比如Breadwallet錢包等。
挖礦(Mining)
區塊鏈上的交易采用分布式競爭記賬,任何一筆轉賬交易都廣播至全世界的網絡中,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記賬,但要完成一定工作量的數學運算(也叫挖礦,如今的計算量已經達到了天文數字)。誰先完成這個運算,誰就有權在全世界公開的大賬本上增加一個區塊,并獲得BTC獎勵。這個增加的區塊仍要經過全世界其它計算機的驗證,再迅速廣播到全世界網絡中,開始下一輪新的競爭。
交易ID(Transaction ID)
交易ID即TxID,是transaction ID的簡稱。一筆交易通過計算機編碼之后就是一串二進制數字,會占用幾百、幾千字節不等,并不利于查詢。把這些字節的內容再經過一個數學變換生成一個長度為64的字母數字串,可以唯一代表這筆交易,方便記錄和查詢。
下面是一個txID的例子:
9cd60057ba30918038fba9ae41c58c2315cbd210b1de4f1bb90434edd610ef7a
確認數(Confirmations)
區塊鏈分布式記賬網絡中,如果你的交易被挖礦產生的新區塊收錄,則稱為增加了一次確認。如果在這個區塊之上又有后續新區塊產生,則確認數又增加一次。得到越多的確認數,交易越不可能被篡改。如果涉及大額資金的轉賬,通常認為6次交易確認數是足夠可信的。
地址(Address)
比特幣地址可以理解為銀行卡的卡號,你可以放心地公開給他人,用于BTC收款。它是一串長度為30左右的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字符串,以“1”或“3”開頭的地址最為常見,從本質上講,這個地址是一串私鑰通過復雜的加密算法生成的。
下面是一個比特幣地址的例子:
1NVL791XZCEWGxY7co6zgP5EkB1jf2dv9m
以太坊(Ethereum)
比特幣的區塊鏈里可以嵌入少量程序代碼,不過出于安全考慮,代碼的功能較弱。以太坊(Ethereum,創始人為天才少年Vitalik Buterin)則擴展了這部分功能,成為一個能夠在區塊鏈上實現智能合約的底層開發平臺?;谝蕴?,如果編寫好一套合約的運行規則,則可以輕松發行一種新的代幣(Token)。運行以太坊上面的程序需要消耗一種基礎貨幣 —— 以太幣( Ether , 簡稱 ETH )。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簡單理解就是讓合同能夠自動執行。這里的合約是由程序代碼定義的,一旦部署之后就由平臺(比如以太坊平臺)強制執行,人工無法干預,合約的參與者也無須彼此信任。有人認為比特幣是區塊鏈1.0時代,而把智能合約稱為區塊鏈2.0時代。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