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到底處在什么階段?
其實大部分還在技術研發和改良階段,離真正技術落地,還有一段距離。
區塊鏈領域競爭最激烈的,其實是“主鏈”之戰。
誰能成為區塊鏈基礎層的主鏈,誰就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蘋果、微軟等巨頭。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再到如今被捧上神壇的EOS,諸多大神都在搭建主鏈,試圖爬上時代的潮頭……
誰,將是區塊鏈的未來王者?
01 V神和以太坊
目前,市值排名前50名的區塊鏈項目中,有12個項目是“主鏈”。
為何主鏈備受熱捧?
這還要從比特幣說起。
大家都知道,比特幣是一條區塊鏈,上面的交易,可以通過腳本來實現。
但是,比特幣的腳本語言極為簡單,僅有256條指令。
盡管比特幣的教父中本聰是毋庸置疑的天才,但遺憾的是,他并沒有料到比特幣到今日,會成長得如此龐大,并讓世界為之瘋狂。
所有,當時他設計的區塊鏈,不是圖靈完備的。
所謂的圖靈完備,就是理論上,它能夠用來解決任何計算性的問題。
說得再直白點,比特幣還不夠智能,上面可以承載的數字資產和交易形式比較有限
這還導致,比特幣存在交易速度慢、手續費高等諸多問題。
一位天才少年出現了,并開始挑戰比特幣的權威。
Vitalik Buterin,17歲開始接觸比特幣,之后創立《比特幣雜志》,確立了行業意見領袖的地位。他積極參加比特幣2.0的開發,并且擊敗扎克伯格獲得2014年世界科技獎。
此后,他開始構想,在比特幣上建立一個區塊鏈的通用平臺,讓開發者可以在平臺上構建自己的區塊鏈應用。
但是他的提議遭到比特幣社區的反對。
此后,V神另起爐灶,基于比特幣的基礎上,改進開發了“以太坊“。
區塊鏈終極之戰:眾神搶奪“主鏈”,這里將誕生下一個蘋果和微軟?
比較而言,以太坊改進了比特幣的一大桎梏,支持圖靈完備,因此成為一個可編程區塊鏈。
相當于,以太坊搭建了一套比較完備的“系統”,類似微軟、蘋果,而應用的開發者們,可以在系統上開發軟件。
這事兒突然變得有意思起來。
這套系統是如何運轉的?
開發者要在以太坊上運行項目,就需要支付以太幣。
也就是說,生態越豐富,使用的人越多,對以太幣的需求就會增加,“以太幣”的價格也就水漲船高。
因此,以太坊成為了區塊鏈時代的最大贏家。
不得不提的是,行業現在對區塊鏈最大的質疑,就是所謂“效率”與“公平”的較量
舉個例子,記一筆賬,以前只需要一個記賬員就搞定;而現在為了公平,所有的人都成為記賬員,都得參與記賬。
某種意義上,這是犧牲了效率來換公平。
誰來成為“記賬員”?這又要由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來決定。
比特幣的共識機制,是“工作量證明機制”(POW)——誰的算力強,誰就來成為記賬員。
打個比方,所有的人都在賽馬,哪匹馬跑得最快,就會成為“記賬員”,從而獲得比特幣的獎勵。
但這個共識機制,也會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為了公平,每次記賬大家都要賽馬,導致了大量資源浪費。
V神很早就意識到了這點,于是,他規定了以太坊最終將完全由“權益證明”(POS)來推動。
所謂的權益證明,有點像股份抵押制度。參與者拿出股份質押換取記賬權,記對了,拿回股份和獎勵,記錯了,失去股份。
這個模式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集中化和貧富差距。
越富有的人,逐漸會擁有更高比例的幣,這豈不是最終成為了富人們的游戲?
一開始,為了建立穩定的數字貨幣系統,以太坊還是沿用POW。
所以,為了實現平穩過渡,V神為以太坊設計了四個階段,通過硬分叉將以太坊從POW過渡到POS。
目前,以太坊已進化到了第三階段的第一部分,但是由于種種問題,POS的計劃延后了,目前仍然是完全的POW。
作為區塊鏈2.0的代表和使用最廣泛的區塊鏈應用平臺,以太坊早已家喻戶曉。
除了共識機制的質疑外,以太坊依然存在擴展性和效率的問題,使得它還無法提前鎖定未來的霸主地位。
目前,以太坊的平均交易確認速度是15秒至十幾分鐘。
但是網絡擁堵的時候,確認往往需要十幾小時。
而且,以太坊采取的租賃模式,相當于是租用了節點的帶寬和計算能力,因此每一個交易都需要給節點一定的轉賬費(gas費)。
在網絡擁堵時,出價高的“大戶”可以霸占整個網絡帶寬,其他人只能苦苦排隊。
正因為以太坊不是完美方案,公開挑戰它的后來者才源源不斷。
02TrustNote和DAG
圈內很多人都在期待區塊鏈3.0時代的到來
但是目前還沒有行業內能夠公認的能夠代表區塊鏈3.0時代
但是,DAG技術卻被圈內人士認為或將成為代表區塊鏈3.0的底層技術
而TrustNote就是基于DAG技術構建的全球首個支持挖礦的 DAG 公有鏈
由澳大利亞TrustNote基金會創建,創始人Jeff Zhou 周政軍也是一位技術大拿,是區塊鏈技術和芯片研發專家,領導開發了世界首款比特幣萊特幣雙挖礦機,并打造出世界領先的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IoT區塊鏈平臺。可謂是深入區塊鏈行業多年,深諳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變遷。
Jeff Zhou 周政軍在2017年創立了澳大利亞基金會TrustNote(代幣TTT),針對現有區塊鏈普遍存在的交易擁堵、交易費高、交易確認時間長等問題,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
根據《白皮書》介紹,TrustNote最大的特點是利用DAG數據結構和雙層共識機制突破塊鏈式結構的瓶頸,實現高速異步的分布式記賬方式。
塊鏈式區塊鏈技術之所以擁堵是因為它在共識環節把三個關鍵動作都放在了記賬環節,一是交易數據初始校驗,二是記賬節點的競爭選擇,三是雙花檢測,為了達成共識和網絡同步,需要以阻塞的方式完成所有操作。
塊鏈式區塊鏈好像是只有一個車道的高速公路,一次只能過一輛車,車輛多了,就會造成擁堵。而DAG更像是有多條車道的高速公路,可異步并行,容納高并發、多吞吐、不堵塞。
TrustNote的DAG技術中,數據初始校驗、可信節點選取、雙花檢測這三個關鍵動作是異步完成的,三個動作之間沒有太多依賴,因此可并行完成,相當于從區塊鏈的“一核”變成了DAG的“多核”。
在TrustNote打造的DAG公鏈中,分兩階段異步完成驗證,把二維世界變成立體三維世界。通俗來講是把財務記賬和審計的工作分離:前一階段交易發生時,節點采用引用參考驗證,這就完成了第一步數據校驗,交易同步在鏈上同步全網。第二階段,在整個DAG上的交易排出一個主鏈,在主鏈基礎上確認主序,再由主序大小來做雙花檢測,這樣更符合現實中雙花交易占比極低的實際情況。在第二層共識機制中完成可信節點選取,再進行雙花檢測。這樣就解決了區塊鏈中同步擁堵問題。
在DAG架構下,節點越多,交易越多,由交易相互之間互相推動的交易速度也越快。因此,可以實現其快速不擁堵,可以同時處理海量數據,完成驗證交易并異步確認。TrustNote技術團隊目前還在開發過程中,很期待TrustNote能夠成為區塊鏈3.0的代表。
03主鏈春秋
在主鏈領域,競爭還在繼續……
世界上很多最聰明的頭腦,都想搶占未來,希望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和喬布斯。
他們知道,如果這個“系統”統領地球,就將積累海量用戶,挖出世界上最大的金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是,遺憾的是,他們暫時都無法提供一個完美的公鏈解決方案。
目前,在業內人士的眼中,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機制,是完全公平的。而其他共識機制雖然提高了效率,卻某種意義上降低了公平性。
而這些新的共識機制,也背負諸多質疑。
“工作量證明機制(POW)依然是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共識機制。”博晨創始人張健曾表示。
他并不看好對低成本、甚至無成本共識機制的追逐,認為這會向人們追求永動機一樣,必然失敗。
“以后的共識機制,可能會越來越復雜,而不是一個簡單理論就能涵蓋的。”多位業內人士都如此認為。
另一方面,因為眾口難調,未來更可能出現幾個最具比較優勢的主鏈并存的格局
眾多挑戰者都加入到了這場搶灘登陸戰,希望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
Cardano、Zilliqa和EDS等希望通過不同的技術增加主鏈網絡的吞吐量。
Aelf和Dfinity通過云計算來提高區塊的處理效率。
AION和Polkadot主打跨鏈,通過在各條鏈間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實現大團圓。
Aeternity、小蟻和本地等則希望通過底層預言機技術和共識機制的顛覆,來構建全新的生態系統。
區塊鏈終極之戰:眾神搶奪“主鏈”,這里將誕生下一個蘋果和微軟?
這場主鏈的搶奪戰,終局如何?
這其中,可能會誕生一家蘋果或微軟,也有可能突然殺出一匹黑馬,擊敗所有的玩家。
正因為如此,區塊鏈才會魅力四射。
這是一個充滿未知,但無限可能的時代。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