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各種新名詞,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區塊鏈技術下的各種“圈”——“幣圈”、“礦圈”、“鏈圈”。
“幣圈”就是指一撥專注于炒加密數字貨幣,甚至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籌資(簡稱ICO)的人群,業界俗稱"幣圈"。由此可以看出幣圈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
一類是市場上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主流貨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主流貨幣,是真正依托于區塊鏈技術研發出來的貨幣,有它的技術原理,未來也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場景。
另一類是數字貨幣籌資也就是發行新幣。新幣也被業界稱為“山寨幣”,尋找一款精品良心山寨幣實屬不易,國際市場口碑較好的山寨幣有萊特幣LTC、未來幣NXT、無限幣IFC、蘋果幣APCCOIN、陽光幣ssc等。這些幣種挖掘質量高、交易市場上抗跌性能較強。
9月初,中國央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下稱《公告》),全面叫停了中國的代幣融資。《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加密貨幣的所謂“虛擬貨幣”,而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中國之所以關停ICO是因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在中國進行的ICO共有65次,超過10萬名投資者參與,募集資金總計達4億美元。這令中國陷入尤其危險的境地,一個最主要的問題是許多ICO項目可能都是詐騙,那么怎么判別ICO項目發行的代幣是否靠譜呢?
可以從以下三點判別:
1、是否真正基于區塊鏈技術,源碼和錢包部署是否完成;
2、未來有沒有廣闊的商業應用場景;
3、有沒有強有力的精英運作團隊;
否則投資者很可能血本無歸。據財新網報道,央行相關人士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書,得出的結論是:“90%以上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其實連1%都不到。”
但是大家也不用懼怕,談ICO色變,甚至全盤否定了整個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市場。因為區塊鏈技術本身還是一個擁有很大商業場景應用的一個顛覆性技術,加密貨幣也是區塊鏈發展的基礎。另外,國際上確實還是有一些非常優秀的專業團隊在運作一些非常好的ICO項目,但是如果您不夠了解,在這里還是要奉勸大家不可盲目投資,否則真的會血本無歸。
有些風投機構在2014年就宣布會在未來的三年專注在區塊鏈技術和虛擬數字貨幣項目上投資。千億級公司萬向集團更是押注區塊鏈,萬向控股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肖風認為:“互聯網金融是場景革命,但區塊鏈不是場景革命,是技術革命。”
大家談到區塊鏈的時候不要再說:“國家不是關停了嗎?”國家關停的是ICO,不是區塊鏈技術,這不是一個概念。而且區塊鏈技術要想發展必須依托加密數字貨幣作為基礎,因此數字貨幣市場也不用懼怕,但是要格外謹慎,千萬不可盲目!
“礦圈”就是一群專注于“挖礦”的“礦工”,這些礦工大多出生IT行業。中本聰大叔總共發行了2100萬個比特幣,最開始挖礦的人不多,一般的PC電腦都可以挖礦,但是隨著挖礦的人變多,必須要用具有高算力的專業服務器來挖礦了。
在前幾年,只要買幾臺“礦機”,聘用幾個IT民工,就可以開始挖礦的事業了,業內一句玩笑的說法是幣圈的人風險太大,鏈圈的人技術壁壘太高,只有我們礦圈的人是“躺賺”的節奏。不過隨著參與的人越來越多,還沒有被挖出來的比特幣越來越少,再加上“礦機”和電費價格走高,成本變高,挖出礦的幾率變小,現在的“礦圈”也不是那么好混的了,也過了可以輕松“躺賺”的時代了。
“鏈圈”就是一群專注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應用,甚至從區塊鏈底層協議編程開始做起,業界俗稱"鏈圈"。區塊鏈技術目前的成熟程度,對于"幣圈"來說,已經足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他們對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并不關心。但是對于積極探討區塊鏈在各行各業應用的"鏈圈"來說,區塊鏈技術目前還存在不少技術瓶頸,妨礙了各行各業的“區塊鏈+”的實現。
如果你想知道區塊鏈技術目前國際市場上到底發展到什么地步了?我就用“互聯網+”的時代是如何發展而來的,來幫助大家理解區塊鏈發展的階段:
第一階段:比特幣。比特幣的產生其實差不多就像計算機處在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階段一樣(1940-1969年),程序員和計算機用戶都是同一群體,其他不是技術的人員就不是計算機用戶,所以受眾群體非常有限。比特幣的技術也就是一些技術人員研發出來的匯編和高級語言,它實現了“支付功能”,這個技術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第二階段:以太坊。以太坊的產生其實差不多就像計算機的DOS系統階段一樣(1970-1989年),IBM PC開發的DOS操作系統還引入了鼠標的概念和點擊式的圖形界面,徹底改變了人機交互的方式。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多用途的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面向沒有任何計算機經驗的用戶。但是這個系統還是有它的局限性,所以沒有得到更多更廣泛的應用,但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了。就像以太坊的出現實現了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應用,雖然智能合約可以應用到很多商業場景,但是區塊鏈目前還是“DOS系統”階段,還不足以普及應用的道理就在這里。
第三階段:EOS。EOS的產生其實差不多就像計算機的Windows系統階段一樣(1990-至今),微軟公司研制出的Windows系統確實為計算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迎來了“互聯網+”的時代,EOS目前的技術正是在研發區塊鏈技術里的“Windows系統”,12月4日將會完成內測階段。如果成功將會是質的飛躍,相信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迎來一個“區塊鏈+”時代。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