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Blockchain)是由節點參與的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它的特點是不可更改,不可偽造,也可以將其理解為賬簿系統(ledger)。
它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完整比特幣區塊鏈的副本,記錄了其代幣(token)的每一筆交易。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找到每一個地址,在歷史上任何一點所擁有的價值。
區塊鏈是由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的數據塊組成的,每一個區塊都包含了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hash),從創始區塊(genesis block)開始連接到當前區塊,形成塊鏈。每一個區塊都確保按照時間順序在上一個區塊之后產生,否則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是未知的。這些特征使得比特幣的雙花(double-spending)非常困難。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核心創新。
小編也看不懂那么高大上的解釋,但是小編看到了比特幣!!!
身邊人人都想靠比特幣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那么究竟這個7年時間瘋漲83萬倍,成就屌絲一夜暴富夢想的比特幣是什么?作為其底層技術的區塊鏈又是什么?
區塊鏈的創造者
說起區塊鏈,我們必須要來聊聊這個神一樣的創造者——中本聰,可以說區塊鏈的核心理論就是他發明的。
打個毫不夸張的比喻:上帝創世的時候說“要有光”,于是世界便有了光;而中本聰對著計算機屏幕敲啊敲,然后大喊一聲:“出現吧,我的比特幣”,于是便有了比特幣和背后的區塊鏈技術。(雖然小編覺得這很扯)而當現在全世界都在尋找這個神秘的人物,而他仿佛只給世人留下了一個背影和無限遐想*。
事實上,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的產生是伴隨著比特幣出現的,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成功的應用(就好像雅虎是第一個成功的互聯網應用)。區塊鏈體現了比特幣的可供性,這種載體提供了一種更為廣闊的交互可能性。
一個故事了解區塊鏈
小時候,爸爸媽媽為了鍛煉小遇的財商,高中的時候就讓小遇管著家里的開支。
小遇拿出筆工整地寫上記賬本,家庭管家的生涯就此開始。
以后的每個月爸爸媽媽會把工資交給小遇,讓小遇記錄在賬本上面,包括每一筆家庭的支出。就這么過了好幾個月,爸媽見小遇賬記得非常好,慢慢的后來就不怎么看賬本了。
這個時候,小遇發現機會來了,于是偷偷挪用了10元錢,去肯德基買了一塊惦記了很久的炸雞。后來爸媽竟然也沒有發現賬本少了10元不明花銷。
故事說到這里,我想大家應該都明白這個意思了。
有了區塊鏈這個分布式記賬工具之后,這些問題就會全部避免掉。
因為除了小遇在記賬,爸媽都在記賬,他們都是同步所有的信息,都能看到總賬和支出。
并且爸爸媽媽和小遇都不能改,這樣他們中間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法偷偷挪用賬本上的錢去貪吃或者貪玩了,這樣的一個應用場景就叫做分布式家庭賬本。
總結區塊鏈和它的特征
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它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創新應用模型。
它是一種底層應用技術,一個區塊鏈網絡包含多個參與者(可以是人、設備、或者其中的功能),而每個參與者都有一個經過嚴格認證過的身份,并連接在同一個可直達的網絡上。
在網絡上進行交易后,參與交易的幾方可以共同把記錄發布到共識網絡中,每一個參與者都可以審核交易是否正常,并可以在網絡上提交他自己審核的結果。
△ 區塊鏈技術在慈善基金監管中的應用
最終由大家投票決定,最終的結論和交易數據都一起存儲在一個時間有序的鏈條上,而該鏈條可閱讀但不可修改。
說白了就是構建了一個人人參與,多中心的信任體系,再也不需要中間人,且在此體系上實現可信任安全可靠的數據共享。你明白了么?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