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筆打字--關于末筆識別碼
2021-06-28 23:03:34
供稿:網友
當一個字拆不夠4個碼元時,它的輸入編碼是:先打完碼元碼,再追加一個“末筆字型識別碼”,簡稱“識別碼”。
一、“識別碼”的組成:它是由“末筆”代號加“字型”代號而構成的一個附加碼。由于教不得法,以前許多人對“識別碼”望而生畏。其實,按如下做法,你只要5分鐘定能學會:
“1”型(左右型)字:碼元打完之后,補打1個末筆畫即等同于加了“識別碼”。例: 沐:氵木丶(“丶”為末筆,補1個“丶”)汀:氵丁丨(“丨”為末筆,補1個“丨”)灑:氵西一(“一”為末筆,補1個“一”)
“2”型(上下型)字:碼元打完之后,補打由2個末筆畫復合構成的“碼元”即等同于加了“識別碼”。例:華:亻匕十(末筆為“丨”,2型,補打“”作為“識別碼”)字:宀子二(末筆為“一”,2型,補打“二”作為“識別碼”)參:厶大彡(末筆為“丿”,2型,補打“”作為“識別碼”)
“3”型(雜合型)字:碼元打完之后,補打由3個末筆畫復合而成的“碼元”即等同于加了“識別碼”。例:同:冂一口三(末筆為“一”,3型,補打“三”作為“識別碼”)串:口口丨(末筆為“丨”,3型,補打“”作為“識別碼”)國:囗王丶氵(末筆為“丶”,3型,補打“氵”作為“識別碼”)至于為什么這些“筆畫”可以起到“識別碼”的作用,你只要仔細研究一下區位號的設計與“識別碼”的定義便會恍然大悟。
二、關于“末筆”的幾項說明:(只適用于五筆字型86版)
l、 關于“力、刀、九、匕”。鑒于這些碼元的筆順常常因人而異,“五筆字型”中特別規定,當它們參加“識別”時,一律以其“伸”得最長的“折”筆作為末筆。如:男:田力(末筆為“乙”,2型)花:艸亻匕(末筆為“乙”,2型) 。帶“框框”的“國、團”與帶走之的“進、遠、延”等,因為是一個部分被另一個部分包圍,我們規定:視被包圍部分的“末筆”為“末筆”。如:進:二刂辶(末筆“丨”3型,加“”作為“識別碼”)遠:二兒辶巛(末筆“乙”3型,加“巛”作為“識別碼”)團:囗十丿彡(末筆“丿”3型,加“彡”作為“識別碼”)哉:十戈口三(末筆“一”3型,加“三”作為“識別碼”)
2、 “我”“戔”“成”等字的“末筆”。由于因人而異,故遵從“從上到下”的原則,一律規定撇“丿”為其末筆。如:我:丿扌乙丿(TRNT,取一二三末,只取4碼)戔:戔一一丿(GGGT,成碼元,先“報戶口”再取1、2、末筆)成:廠乙乙丿(DNNT,取一二三末,只取4碼)
3、 單獨點:對于“義、太、勺”等字中的“單獨點”,離碼元的距離很難確定,可遠可近,我們干脆認為這種“單獨點”與其附近的碼元是“相連”的。既然“連”在一起,便屬于雜合型(3型)。其中“義”的筆順,還需按上述“從上到下”的原則,認為是“先點后撇”。如:義:丶 氵(末筆為“丶”3型,“氵”即為識別碼)太:大丶氵(末筆為“丶”3型,“氵”即為識別碼)勺:勹丶氵(末筆為“丶”3型,“氵”即為識別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