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協議即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組協議,它是為跨越局域網和廣域網環境的大規模互聯網絡而設計的。
TCP/IP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絡的祖先ARPANET和其后繼的因特網使用的參考模型。當無線網絡和衛星出現以后,現有的協議在和它們相連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所以需要一種新的參考體系結構。這個體系結構在它的兩個主要協議出現以后,被稱為TCP/IP參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TCP/IP參考模型是在它所解釋的協議出現很久以后才發展起來的,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更強調功能分布而不是嚴ge的功能層次的劃分,因此它比OSI模型更靈活。TCP/IP參考模型和OSI模型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TCP/IP分層模型(TCP/IP layering model)也被稱為互聯網分層模型(Internet Layering Model)或互聯網參考模型(Internet Reference Model),包括了五層。TCP/IP參考模型中有四層對應于ISO參考模型中的一層或多層,但ISO模型沒有互聯網層。下面概述每一層的目的。
1.基本網絡硬件: 如同ISO七層參考模型一樣。
2.網絡接口層
該層協議規定了怎樣把數據組織成幀及計算機怎樣在網絡中傳輸幀,類似于ISO七層參考模型的第二層。
3.互聯網層
該層協議規定了互聯網中傳輸的包格式及從一臺計算機通過一個或多個路由器到最終目標的包轉發機制。它的功能是使主機可以把分組發往任何網絡并使分組獨立地傳向目標(可能經由不同的網絡)?;ヂ摼W層定義了正式的分組格式和協議,即IP協(Internet Protocol)。互聯網層的功能就是把IP分組發送到應該去的地方。分組路由和避免阻塞是這里主要的設計問題。TCP/IP互聯網層和OSI網絡層在功能上非常相似。
4.傳輸層
該層協議像ISO七層參考模型的第四層一樣,規定了怎樣確??煽啃詡鬏?。它的功能是使源端和目標主機上的對等實體可以進行會話。在這一層定義了兩個端到端的協議。一個是傳輸控制協議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它是一個面向連接的協議,允許從一臺機器發出的字節流無差錯地發往另一臺機器。另一個協議是用戶數據報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它是一個不可靠的、無連接的協議,用于不需要TCP排序和流量控制能力而是自己完成這些功能的應用程序
5.應用層
該層協議對應于ISO七層參考模型的第六層和第七層。第五層協議規定了應用程序怎樣使用互聯網。
在TCP/IP模型的最上層是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它包含所有的高層協議.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