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是實體抽象化的最終結果,是模型中的基本成員,UML中包含結構事物、行為事物、分組事物和注釋事物。
(1)結構事物(Structural things)
結構事物是模型中的靜態部分,用以呈現概念或實體的表現元素,是軟件建模中最常見的元素,共有以下七種:
類(Class):類是指具有相同屬性、方法、關系和語義的對象的集合;
接口(Interface):接口是指類或組件所提供的服務(操作),描述了類或組件對外可見的動作;
協作(Collaboration):協作描述合作完成某個特定任務的一組類及其關聯的集合,用于對使用情形的實現建模;
用例(Use Case):用例定義了執行者(在系統外部和系統交互的人)和被考慮的系統之間的交互來實現的一個業務目標;
活動類(Active Class):活動類的對象有一個或多個進程或線程。活動類和類很相象,只是它的對象代表的元素的行為和其他的元素是同時存在的;
組件(Component):組件是物理的、可替換的部分,包含接口的集合,例如COM+ 、JAVA BEANS等;
結點(Node):結點是系統在運行時存在的物理元素,代表一個可計算的資源,通常占用一些內存和具有處理能力。
(2)行為事物(Behavioral things)
行為事物指的是UML模型中的動態部分,代表語句里的"動詞",表示模型里隨著時空不斷變化的部分,包含兩類:
交互(ineraction):交互是由一組對象之間在特定上下文中,為達到特定的目的而進行的一系列消息交換而組成的動作;
狀態機(state machine):狀態機由一系列對象的狀態組成。
(3)分組事物(Grouping things)
可以把分組事物看成是一個"盒子",模型可以在其中被分解。目前只有一種分組事物,即包(package)。結構事物、動作事物甚至分組事物都有可能放在一個包中。包純粹是概念上的,只存在于開發階段,而組件在運行時存在。
(4)注釋事物(Annotational things)
注釋事物是UML模型的解釋部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