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ip網頁壓縮,是一種web服務器與瀏覽器之間共同遵守的協議論文,也就是說web服務器和瀏覽器都需要支持
該技術才能實現gzip壓縮,而當下主流的瀏覽器都是支持GZIP壓縮,包括IE6、IE7、IE8、IE9、Firefox、谷歌瀏覽器、Opera等
GZIP最早由Jean-loup Gailly和Mark Adler創建,用于UNIX系統的文件壓縮。我們在linux中經常會用到后綴為.gz的文件,它們就是GZIP格式的。目前,GZIP已經成為Internet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種數據壓縮格式,或者說一種文件格式。下面介紹一下GZIP壓縮時,WEB服務器與瀏覽器之間的協商過程如下:1、首先瀏覽器請求某個URL地址,并在請求的開始部分頭(head) 設置屬性accept-encoding值為gzip、deflate,表明瀏覽器支持gzip和deflate這兩種壓縮方式(事實上deflate也是使用GZIP壓縮協議,在之后的內容之我們會介紹二者之間的區別);2、WEB服務器接收到請求后判斷瀏覽器是否支持GZIP壓縮,如果支持就傳送壓縮后的響應內容,否則傳送不經過壓縮的內容;3、瀏覽器獲取響應內容后,判斷內容是否被壓縮,如果是壓縮文件則解壓縮,然后顯示響應頁面的內容。HTTP協議上的GZIP編碼是一種用來改進WEB應用程序性能的技術。大流量的WEB站點常常使用GZIP壓縮技術來讓用戶感受更快的速度。這一般是指 WWW服務器中安裝的一個功能,當有人來訪問這個服務器的網站時,服務器的這個功能就將網頁內容壓縮后傳輸到來訪的電腦瀏覽器中顯示出來。一般對純文 內容可壓縮到原大小的40%,這樣以來文件的體積就減小了很多,傳輸速度也就快了。效果就是你點擊網址后會很快的顯示出來。當然這也會增加服務器的負載,一般的服務器中都會安裝有這個功能模塊。GZIP壓縮的比率往往在3倍到10倍,也就是本來90k大小的頁面,采用壓縮后實際傳輸的內容大小只有28至30K大小,這可以大大節省服務器的網絡帶寬,同時如果應用程序的響應足夠快時,網站的速度瓶頸就轉到了網絡的傳輸速度上,因此內容壓縮后就可以大大的提升頁面的瀏覽速度。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并不需要對網站所有文件都進行壓縮,只需要對靜態文件進行壓縮就可以了,比如javascript、CSS及和HTML文件。對其他文件進行壓縮并不會給WEB性能帶來太多的改觀,并且對網站開啟GZIP功能是需要犧牲部分服務器性能的。而且對于Flash文件來說開啟GZIP壓縮之后還會影響其效果。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