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用環境為RedHat EnterPRise 5
1.文件系統布局
①/bin、/sbin、/lib、/dev、與/etc這5個分區必須存放于根文件系統(Root Filesystem)中.
所謂根文件系統就是存儲根目錄數據的文件系統,有時又稱根設備。
/bin:存儲常用且開機時必須用到的執行文件。
/sbin:存儲著開機過程中所需的系統執行文件
※/lib:存儲/bin、/sbin的執行文件所需的鏈接庫,以及linux內核模塊。
/dec:存儲設備文件
/etc:存儲重要的配置文件,比如各種服務的啟動時的配置文件
這樣就是為什么grub.conf中開機三巨頭中有一句
kernel /VMlinuxz-2.6.18-8.el5 ro root=LABEL=/ rlgb quiet
以只讀方式掛在根文件系統
根文件系統之所以在前面加一個”根“,說明它是加載其它文件系統的”根“,既然是根的話,那么如果沒有這個根,其它的文件系統也就沒有辦法進行加載的。它包含系統引導和使其他文件系統得以掛載(mount)所必要的文件。
②/boot分區最好建在磁盤的第一個分區中,并且最好不要建立于LVM的邏輯卷上。
But 在FreeBSD中不要設置/boot 分區,這樣會造成無法啟動。
③如果不知道建多大的交換內存,則建立一個物理內存兩倍大的SWAP。
PS:如果要架設因特網的服務器,則/var分區分的大一些。如果做桌面系統則,/home分區大一些。如果打算多裝些軟件,那么/usr能多大就多大。
2.分區
一、硬盤的組成(一個硬盤有若干張磁盤(Disk)構成):
①磁面:每一張磁盤的表面,稱為磁面(Head)
②磁道:每一個磁面的空間,會邏輯地切割出許多磁道(Track)
③扇區:每一個磁道可以再切割出若干扇區(Sector),也是調用磁盤的最小單位。現今磁盤中的扇區的默認大小為512字節。
④柱面:一個硬盤有多個磁盤,n個磁盤上同一編號的磁道就組成一個柱面(Cylinder)
二、主引導扇區(引導扇區在每個分區里都存在,*主引導扇區*是硬盤的第一物理扇區。)
(PS: 備份主引導扇區:dd if=file_name of=/devsda1 bs=512 count=1
還原主引導扇區:dd if=/dev/sda1 of=file_name bs=512 conut=1 )
整張磁盤的第0號柱面的第0號磁面的第0號扇區就是主引導扇區。
|<-----------------512Bytes--------->|
初始化程序加載器
446Bytes
分區數據表
64字節
檢驗碼2
446+64+2=512主引導扇區,主引導記錄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和驗證碼。
初始化程序加載器(主引導記錄):用來存儲操作系統的內核(只是內核的一部分,起到引導內核加載)
分區數據表:存儲磁盤的分區信息。由于每一個分區都會占用16個字節,所以只能分4個主分區。(哈哈,這就是分區只能有四個的原因啦,詳見《鳥哥的私房菜》)
驗證碼:用來存放初始化程序加載器的驗證碼。
三、分區 細節 (分區后可以用partprobe 或partx + 設備名來跟新分區表)
①分區系統標識符
81---->linux的第一代ext
82---->swap空間
83---->ext2與ext3
8e--->LVM使用的分區
fd---->軟件磁盤列陣的分區
5---->系統標識為5的擴展分區----最多只能存儲12個邏輯分區的信息
85---->系統標識為85的擴展分區
IDE磁盤最多只能存儲60個邏輯分區的信息
SCSI磁盤最多只能存儲12個邏輯分區的信息
/etc/fstab 開機自動掛載文件.<-------/etc/mtab是它的備份配置文件
由于RedHat關機的最后一步包括卸載所有已掛載的文件系統。所以/etc/fstab就應運而生了。
磁盤設備名 掛載點 分區文件系統 文統參數 是否被dump 是否fsck檢驗扇區
LABEL=/ /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這是正常掛載分區卷標名、掛載點 、文件系統、和其他參數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proc /proc procfs defaults 0 0
這種掛載的第一列和第3列看起來差距這么大是因為這些是和內核有關掛載在內存中的。
Linux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文件系統procfs,他通常以/proc目錄的形式呈現。該目錄包含了許多特殊文件用來對驅動程序和內核信息進行跟高層的訪問。
第5列:是否能被dump備份(eg: dump 0 -f /dev/sda1 /boot 把/dev/sda1按照0備份級別備份到/boot目錄下),0表示不要做dump備份,1表示要每天進行dump的操作,2表示不定期備份。通常這一列的值是1或0.
第6列:開機過程中,系統會默認會以fsck檢驗文件系統是否完整(clean)。不過,某些文件系統不用檢驗比如swap和一些特殊文件系統/peoc、/sys等。所以存在fsck自段來設置是否檢驗文件系統。0表示不檢驗,1表示最早檢驗(一般只有根文件系統設為1),2也是檢驗不過沒有1早,其他文件系統設為2就行了。
Ps: 千萬不要對已掛載的文件系統執行fsck
四、mount
monut | grep ‘/dev/sda1’ 查看掛載信息
mount -o remount,ro (已只讀方式重新掛載,不需要先卸載哦) /dev/sda1 /boot
因為每個文件系統都有一個根目錄,所以掛載這個動作只是把某一個文件系統的根目錄,放在另一個目錄中,原本文件系統的目錄下的文件就暫時被遮蔽,取消掛載后又會恢復。即掛載就是使一個分區可以讀取存入,就是放在一個目錄下。誰掛上去就可以操作誰,互不影響,取消掛載后文件也不會消失。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