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絡上,最熱門的一個名詞是BT下載,或者是有人稱呼的一樣,變態下載。其實這個東西來自國外,原名叫BitTorrent,是一個多點下載的源碼公開的P2P軟件。而這個軟件的最大特點是下載的人越多,速度越快。
在其官方網站上,我們看見其作者Bram Cohen的一段介紹,根據介紹,此款軟件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有50,000 -100,000用戶,還在不斷增加中。 與BT相關的網站現在有100個左右,國內主要的有五個左右。記者的很多朋友都在使用這款軟件,尤其是用來下載電影、游戲之類的軟件。BT的原理是BT首先在上傳者端把一個文件分成了Z個部分,甲在服務器隨機下載了第N各部分,乙在服務器隨機下載了第M個部分,這樣甲的BT就會根據情況到乙的電腦上去拿乙已經下載好的M部分,乙的BT就會根據情況去到甲的電腦上去拿甲已經下載好的N部分,這樣就不但減輕了服務器端得負荷,也加快了用戶方(甲乙)的下載速度,效率也提高了,而且,在你下載的同時,你也在上傳(別人從你的電腦上拿那個文件的某個部分),所以說在享受別人提供的下載的同時,你也在貢獻。
事實上,流行的P2P軟件還有eDonkey、 Guntella以及國內自己做的PP點點通、Workslink等。區別就在于BT下載利用了這種多端下載的辦法。
P2P的問題
目前圍繞P2P的一些討論主要是針對版權問題、安全問題以及不良內容控制而展開。記者登陸了一些國內比較著名的BT論壇,電影上提供下載的都是諸如還珠格格3、滿清禁宮秘史、最金瓶梅、黑客帝國2_TC版、日本AV女優自拍全收集、成龍主演《千機變》、終結者3清晰版等等,而軟件方面有Windows 2003企業版、江民殺毒王2004以及魔獸爭霸資料片冰封王座、鬼舞者簡體中文版之類,這些多少都牽扯上述的幾個問題。
因為所有人都可以向別人提供信息,數字產品的版權變得難以控制,數字產品的開發商同樣也難以向私下共享的網民收取許可費用,Napster與唱片公司的官司是一個開始,而去年國內最大的P2P軟件提供商深圳市眾智數碼科技網站被關閉也只是一個開始。美國唱片協會(RIAA)和美國電影行業團體MPAA(美國電影協會)以及其他團體對1000多家美國企業發出警告稱:“公司員工使用企業網絡非法下載、保存和發送音樂和電影時,企業將要承擔違反版權的賠償責任”。
安全問題更加嚴重。由于P2P適用必須調用硬盤數據,給用戶隱私和網絡安全帶來威脅。盡管BT下載聲稱BT作為一個開放源代碼的軟件,任何人都可以看見代碼,不會存在偷竊隱私的惡意代碼,但是它也不得不承認Tracker服務器以及與你一起下載同一個文件的人會知道你的ip。IDG認為絕大多數的企業用戶通過并不安全的網格計算環境而獲得應用程序和P2P協議,有可能會使病毒和惡意代碼在沒有掃描的情況下潛入企業網絡環境。今年5月份,國內用戶就受到過一種名叫“泡沫人”的蠕蟲病毒危害,病毒公司人士表示,由于P2P不經過中繼服務器,使用起來更加隨意,所以許多病毒制造者開始編寫依賴于P2P技術的病毒。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