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當時19歲的美國西北大學大學生肖恩.范寧(Shawn Fanning)在自己的宿舍里寫了一個小軟件Napster,以便與同學交換MP3音樂文件,p2p網絡文件交換和共享技術就此誕生,此后各種各樣的p2p理論和實現如雨后春筍發展起來。2000年9月6日舊金山的杰德.邁克卡勒伯(Jed McCaleb)發布了自己設計的一個p2p網絡,并用“donkey”(驢子)為其命名,edonkey2000 network誕生了(edonkey意為"electronic donkey")——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電驢網絡,簡稱ed2k,它由服務器端和客戶端兩部分組成,每個人都可以使用電驢來交換和共享自己的文件,也可以下載電驢服務器端建設自己的電驢服務器。電驢很快取代了napster成為了當時大學校園里最流行的p2p文件交換工具。
電驢官方版
騾子比驢子強壯——eMule的誕生
eMule,一個來自德國的叫做“電騾”的電驢網絡客戶端(edonkey2000 network clinet)。2002年5月13日,本名Hendrik.Breitkreuz(亨德里克.布雷特劉茲)的德國人Merkur終于無法繼續忍受美國的電驢官方公司Metamachine所提供的客戶端——eDonkey(電驢),決定自己來開發一個更好的東西出來,然后他就去做了,也許是為了表明他的新家伙會比電驢更加強壯,也許僅僅是為了表示對電驢的揶揄,他為自己的這個新客戶端起名:eMule——電騾,以取mule之意(mule: 騾子,馬騾)象征比電驢更強,“eMule(電騾)來自一種叫做“騾子”的動物,提醒你一下,就是那種有點像驢的家伙。:)”。由于電驢是一個商業客戶端,用戶可以選擇免費使用帶有廣告條的電驢或是支付19.95美元來獲得不帶廣告的edonkey pro版,而與電驢不同,電騾是開源的,并遵循GNU GPL,因此電騾很快就吸引到了全世界不國家的開發人員參與進來,并成立了eMule-project ,今天的eMule官方組織。 電騾0.1版本
電騾0.1官方版
不是某個人的賺錢工具——創造eMule是為了快樂和知識,而不是為了金錢
“eMule是完全免費的,它也決不包含廣告軟件、間諜和流氓軟件。我們之所以創造eMule是為了快樂和知識,而不是為了金錢。”這句話也是在eMule官方網站上最為人熟悉的一句話,與一些最終走向商業化或者通過安裝包捆綁廣告或工具條來獲得收入的的開源項目不同,eMule-porject始終堅持不用eMule軟件作為商業牟利的工具,官方網站的運營很早以前通過志愿者的捐款來維持,現在則連捐款都不再接受,僅通過網站的google adsense和銷售一些自制的小騾子的布偶或文化衫來自食其力,這是eMule官方唯一的資金來源。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