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國際有消息稱:“U盤殺手”又出現新變種。這種變種會修改受感染系統的注冊表啟動項,使得自己隨系統啟動而自動被運行。運行之后,迫使系統從網絡指定的服務器下載大量的病毒、木馬等惡意程序,并通過互聯網自動升級自身的病毒特征碼。該變種為了不被防病毒軟件發現和清除,會修改注冊表其他相關鍵值項來隱藏自身,同時它還會終止多款防病毒軟件的進程,使得系統中安裝的殺毒軟件無法正常工作,用戶防不勝防,更有可能泄漏用戶計算機中的文件及敏感信息。
就這種利用移動存儲設備傳播的病毒,有關專家作出如下建議:
首先,外來U盤接入計算機系統時,切勿雙擊打開,一定要先經過殺毒處理,或是采用具有U盤病毒免疫功能的殺毒軟件查殺后,再接入計算機系統;其次,最好采用“大狼狗TM加密專家”、“PGP”等知名加密產品對重要文件/私密信息進行高強度加密,以保證的文件/數據的安全性,加密后的文件被破解或非法獲取的可能會變得微乎其微;另外,及時并周期性地升級操作系統的補丁程序和防病毒軟件。
盡管每次病毒風波,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各界媒體的關注和業內專家的指導,可對于突如其來的病毒沖擊,人們似乎已經“不以為然”,而對于數據的破壞、信息的泄漏,更是“司空見慣”,因為多數人早已適應了亡羊補牢式的被動防護措施。據“全球信息安全狀況調查”5年來的數據分析表明,人們對于互聯網的安全意識將在08年達到歷史最高峰。專家建議,計算機用戶在提高自身計算機操作水平的同時,更要提高計算機信息安全意識,除了使用防病毒軟件之外,最好養成對重要文件加密的良好習慣,這樣即使自己的文件被非法獲取,也因他人無法解密而避免造成泄密慘劇。應該說,采用科學的計算機操作習慣,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護計算機用戶的利益。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