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張自然真實的相片固然好看,但你有沒有想過偶爾來點稍微“重口味”的?可是“重口味”的效果一般都會用到通道和濾鏡這些麻煩的步驟,看到這些字眼就感覺頭疼。這次教程準備教大家不用通道和濾鏡就能把一張簡單普通的相片調成冷艷憂郁色!(其實我也不太喜好用通道和濾鏡。)
我們先看看原圖和效果圖。
圖片提供:小翠貓 (小翠貓的太平洋攝影部落博客)
原圖
效果圖
下面是照片處理步驟:
1、打開原圖,復制圖層(養(yǎng)成好習慣,保底作用)。
磨皮:不建議磨皮,這種效果臉部太光滑會顯得虛假,像木偶人,所以這次不提倡磨皮,有點斑才更有味道。
細節(jié):根據(jù)人物需要適量的液化(shift+ ctrl+x)手臂、臉俠骨、下巴等。不建議大幅度液化,這樣會失去圖片原有的真實美。
圖1
2、再復制原圖圖層,去色,混合模式:正片疊底。注:為了方便下面的教程,我將會把原圖(保底圖不算)命名為a,去色圖命名為b。
圖2
3、選中圖層a,利用“色相/飽和度”(ctrl+u) 降低相片的飽和度。
圖3
|||
4、確定后,調整“色彩平衡”(ctrl+u) 中的“中間調”保持明度。
圖4
5、顏色調好之后,看看整體,感覺人物臉部有點偏灰,無光澤。需要加點高光。利用索套工具摳畫范圍,右鍵羽化。羽化的數(shù)值根據(jù)圖片的大小來調試,一般5~10左右。然后利用曲線(ctrl+m) ,根據(jù)圖片需要提亮,確定之后ctrl+d取消選擇。
圖5
6、由于效果需要,建議把眼部用曲線加深(參考第5步方法)。這樣就有種煙熏妝的感覺了。
圖6
7、細節(jié)美化好之后,我們來調整體。設置前景背景顏色為基本色(黑白),圖層右鍵“漸變”,參考圖中漸變填充數(shù)值設置。 然后在沒按確定的情況下把鼠標移到圖中,調整光源的中心點(人物臉部為中心點),然后按確定。
圖7
8、新建一個圖層,ctrl+e把新建圖層和剛才漸變的圖層合并,用工具選出人物,右鍵羽化50~100像素,點擊刪除(delete)。這樣人物就不會受到剛剛漸變圖層的影響而變得偏灰。
圖8
|||
9、接下來給花朵做點效果。新建圖層,用筆刷(任何工具都行)涂畫出一個白色色塊,然后點擊“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然后再新建一個圖層,用筆刷(柔邊)做幾個光點的效果。
圖9
10、花朵發(fā)光,自然臉部也會有點反光的,這樣才合理哦。新建圖層,用筆刷大致繪出臉部受光部分,然后點擊“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圖層透明度為40%,淡化不自然的色塊,這樣不就自然多了!
圖10
11、經(jīng)過上面步驟的調和,嘴唇也失去了本來的色澤,只好自己調回去咯。利用索套工具摳畫范圍,右鍵羽化,利用“色彩平衡”(ctrl+u) 的“中間調”保持明度。顏色就回來了。
圖11
12、最后,調整亮度/對比度,把整體稍微調亮點點。一個冷色憂郁精靈就出來了,其實方法就那幾個,要活學活用哦!
圖12
最終效果:
圖13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