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轉手繪中有兩個最關鍵的部分比較難處理一個就是眼睛部分,另一個就是頭發部分。如果能很好的掌握這兩部分的制作,轉手繪就沒有什么難度了。非常感謝作者用自己的照片做示范。
原圖
最終效果
效果對比圖
|||
1、打開原圖素材,把背景圖層復制一層,在副本上處理皮膚。我用的是neat image 磨皮濾鏡。數值默認。
2、添加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調整下飽和度,參數設置如下圖,確定后將色相/飽和度調整層的圖層填充度改為:30%,然后按ctrl + alt + shift + e 蓋印圖層。
3、新建一個圖層,給人物簡單加上一些發絲。方法自選。
在工具中選擇涂抹工具,畫筆大小為9像素,模式正常,強度為:17% ,設置好之后,輕輕涂抹下眼白部分,效果如下圖。
|||
4、選擇減淡工具,畫筆大小為13像素,范圍:中間調,曝光度:32。設置好后,開始涂抹眼白,不要涂的太白,自己覺得差不多就行了。
5、用多邊形套索工具做出如圖所示的選區,然后選擇加深工具,參數設置如下圖,畫筆大小為7像素。設置好后,用加深工具在眼睛內部加深。做選區的目的就是方便涂抹。
6、整一下眼角的形狀,用鋼筆工具做出如圖所示的路徑,按ctrl + enter 將路徑轉為選區。選擇涂抹工具,畫筆大小為9像素。模式正常,強度17%。接著在選區內部涂抹。
7、新建一個空白圖層,選擇筆刷工具,筆刷大小為5像素。然后用鋼筆做出如圖所示的路徑。路徑畫好后,單擊鼠標右鍵,選擇描邊路徑。彈出描邊路徑對話框,設置如下圖。按ctrl + h 將路徑隱藏。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數值為2。
|||
8、新建一個空白圖層,選擇筆刷工具,筆刷大小為5像素。用鋼筆做出眼皮的路徑。同樣的描邊路徑。路徑描好后,按ctrl + h 將路徑隱藏。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設置為2,把圖層填充度改為:75%。
9、新建一個空白圖層,選擇筆刷工具,筆刷大小為4像素。用鋼筆做出如圖所示的路徑,同樣的描邊路徑。路徑描好后。按ctrl + h 將路徑隱藏,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半徑為2個像素。
10、新建一個空白圖層,選擇筆刷工具,筆刷大小為2像素。用鋼筆做出睫毛的路徑。
同樣的方法描邊路徑。路徑描好后,按ctrl + h 將路徑隱藏。這時候睫毛比較少,因為我只用鋼筆畫了5根路徑,可以將睫毛的圖層復制幾層并配合(編輯 > 自由變換)命令稍加調整下位置。睫毛就會多了。靠近耳朵這邊的可以長點。靠近鼻子的這邊的睫毛可以短一點。如果實在不會畫,就去網上下載睫毛筆刷好了。
|||
11、新建一個空白圖層,取名為眼周色。用橢圓選框工具畫一個眼珠子大小的圈,選擇菜單:選擇 > 修改 > 羽化,半徑為1個像素。填充黑色,不要取消選區。
12、在眼周色圖層上方新建一個圖層,取名眼底色。單擊眼周色圖層調出選區。選擇菜單:選擇 > 修改 > 收縮,數值為2個像素,填充你喜歡的顏色。填充后不要取消選區。
13、在眼底色1圖層上方新建一層,取名為眼底色2,填充黑色。不要取消選區。執行:濾鏡 > 雜色 > 添加雜色,數值為:188,勾選高斯分布和單色,保持選區,再執行:濾鏡 > 模糊 > 徑向模糊,參數設置如下圖。
|||
連按兩下ctrl + f 將此命令重復執行兩次,下面的圖是總共執行三次后的效果圖。將眼底色2的圖層混合模式改為“疊加”,填充度改為86%,按ctrl + d 取消選區。打擊眼底色2圖層前面的小眼睛。這樣就可以將這個圖層暫時隱藏,單擊眼底色1圖層,選擇減淡工具,設置如下圖。
設置好后,在下面輕輕的耍幾下。將眼底色2圖層顯示出來。同樣用減淡工具設置同上,輕輕的刷幾下。新建一個圖層,選擇筆刷工具,筆刷大小設置為10個像素,用筆刷做出瞳孔后,用涂抹工具輕輕的涂抹下周圍,用高斯模糊也可以,半徑為1個像素。新建一個圖層,選擇筆刷工具,筆刷大小為6個像素,用筆刷做出高光后,用涂抹工具稍微涂抹一下。
最終效果: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