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夜景效果的教程有很多,相對來說本教程的方法是比較基礎和簡單的。
大致過程:把照片一些較大的建筑物摳出來,進行反相并加上一些發光效果,這樣就有一種霓虹的感覺,然后再把背景部分調暗更顯黑夜效果。最后就是一些裝飾素材的添加。
原圖
最終效果
|||
1、打開原圖。
2、按ctrl+j(或直接把背景層拖到圖層面版下方的“創建新圖層”按鈕),復制背景圖層為“圖層1”。
3、使用“套索”工具中“磁性套索”選項,對鐵塔進行選取,選區完成后,點圖層面版下方的“創建新圖層”按鈕,創建新圖層,并命名為“鐵塔1”。
4、(利用“磁性套索”對鐵塔完成的選區包含了天空部分,要用其它選區工具剔除) 選擇“鐵塔1”圖層,按下ctrl的同時,點擊“鐵塔1”縮略圖,把“鐵塔1”圖層轉化為選區。“打開“選擇——色彩范圍”,利用“吸管工具”點擊圖像中的鐵塔,調節“顏色容差”讓鐵塔在圖像中逐漸亮起來,不明顯的地方用“添加到取樣”工具加強,這樣就得到了鐵塔的精確選區。點擊圖層面版下方的“創建新圖層”按鈕,創建新圖層,并命名為“鐵塔2”。
|||
5、選擇“鐵塔2”圖層,按下ctrl的同時,點擊“鐵塔2”縮略圖,把“鐵塔2”圖層轉化為選區,點擊圖層面版下方的“創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紐,創建“反相”調整圖層(白天照片轉為黑夜的關鍵之一是確立光源,反相部分可以作為光源)。
6、選取圖層1,點擊圖層面版下方的“創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紐,創建“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降低圖像的“明度”,創建黑夜效果,具體參數設置如下。
|||
7、選取畫筆工具,選取“柔角”筆尖,不透明度設為“15%”左右,前景色設置為“黑色”。點擊“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中的“圖層蒙版”,用畫筆在鐵塔底座部分涂抹,建立明暗過渡效果。
8、選取“鐵塔2”圖層,在縮略圖外的空白部分雙擊,調出“圖層樣式”,并選取“外發光”,打開“外發光”設置面版。調節“圖素——大小”和“品質——范圍”,其它設置不變,具體如下圖:
|||
9、創建路燈及效果。點擊圖層面版下方的“創建新圖層”按紐,命名為“路燈”。選取“路燈”圖層,選取畫筆工具,設置“柔角”筆尖,“硬度”降為“0”。打開“拾色器”,把前景色設置為“淺黃”,具體如下圖。用設置好的畫筆工具在圖像上“鐵塔”后的“圍墻”上方依次點擊,創建路燈。選取“路燈”圖層,在縮略圖外的空白部分雙擊,調出“圖層樣式”,并選取“外發光”,打開“外發光”設置面版,具體設置如下圖。調大畫筆,畫筆不透明度設為“15%”左右,在“路燈”經過的地方涂抹,制造光暈。
10、創建房屋燈光。新建圖層,命名為“燈光”,選取該圖層。按f5調出畫筆面版,選取柔角5相素左右的筆尖,將圓度降為“0”,設置前景色為白色(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不同顏色設置以營造出不同顏色的燈光),在房屋的窗戶上點擊,營造出燈光效果。
|||
11、創建星星。點擊圖層面版下方的“創建新組”按紐,命名為“星星”。選取該組的前提下,點擊“創建新圖層”按鈕,命名為“星星1”圖層。按f5按紐,調出畫筆面版,選取柔角8相素左右的筆尖,圓度設為“0”,角度設為“0”,前景色設置為白色。選取“星星1”圖層,在“圖層”夜空位置點擊,畫出“一橫”的白光;然后,依次將畫筆的角度設置為“45、90、135”,并在原有的“一橫”的基礎上疊加出“米”字形的“星星”圖像。
|||
12、改變星星形狀。選取“星星1”圖層,選取工具欄“移動工具”,按下alt鍵的同時,移動“星星”,進行復制,產生“星星1副本圖層”。選擇“星星1副本圖層”,按下ctrl+t鍵,改變星星的大小(按shift進行等比例縮放),改變完成后,按enter鍵取消邊框。
13、復制星星。以“星星1”和“星星1副本”為樣本,按下alt鍵的同時,移動“星星”,復制出多個星星,并移動到圖像的適當位置。對星星可以重復執行ctrl+t命令改變星星的大小,同時可以選擇相應圖層,降低相應星星圖層的“透明度”,制度星星間的明亮度,從而營造出星空效果。最后執行“shift+ctrl+e”合并圖層,得到最終效果圖。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