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很多時候都需要用到肖像照。我們對它的處理方法也有很多。這里我們要學習的是另一種處理的風格。為一張單調的肖像照添加富有戲劇性和電影質感的效果。我們甚至會加入一點模擬的hdr效果。如果你需要一個絕妙的視覺效果但是手頭上有沒有足夠絕妙的圖片。那只能使用你的技術瘋狂的修補了。
先看最終效果:
我們可以隨意挑選自己需要的素材進行制作。而且也需要根據你的素材靈活變動以下所出列的各種設置參數。
1、我們先打開人物圖片。使用你所熟練的方式把他從背景里分離出來。因為圖片的背景是很簡單的白色。而且人物還沒有頭發。所以我用魔術棒選出白色背景。然后把選區羽化一個像素。再擴大2個像素。接著刪除兩到三次。直到白邊徹底消失。將這一層命名為“人物”。選擇減淡工具。范圍選擇高光。曝光度選擇15%。在人物的眼睛上反復擦幾次。這能使人物的眼睛更加有神。
2、打開烏云圖片素材。放置在人物圖層下面。因為烏云圖片要比人物來的小。所以我們把烏云圖層復制出3份。把畫面鋪滿。然后用軟頭的橡皮擦工具擦掉圖層的邊緣部分。使4個烏云圖層能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3、選擇仿制圖章工具。設置大小為400px 硬度為0 把明顯重復的烏云做適當的修改。使整個畫面更加真實自然。
|||
4、[[注意。譯者注。接下來的很多步驟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人物增加高光與暗部的對比。讓人物更具油亮的質感。就像我們經常在電影里看見的那樣。我們手工做這些步驟就是為了讓效果更加細膩。事實證明這樣做也遠比簡單的用亮度對比度調板來的效果好。]]
如果你對圖像調板使用熟練的話。接下來的幾步就相當容易。為人物圖層添加一個曲線調整層。設置如圖。再ctrl+alt+g。根據人物圖層為調節層添加剪切蒙版。點選蒙版縮略圖。為蒙版填充黑顏色。使曲線效果被完全屏蔽掉。
選擇畫筆工具。硬度0 不透明度15% 流量65% 畫筆大小根據你的圖片來修改。很明顯。畫筆越大。過度就越柔和。使用白顏色直接在該蒙版上涂出需要給人物加暗的區域。
下圖列舉了一些部位所用的畫筆大小。這些數值是近似的。沒有必要很精確。你需要不斷嘗試和調整。直到令自己滿意為止。
為了得到更完美的細節。你需要把你的畫筆調小一些。比如睫毛只需要3像素大小。但是我把不透明度提升到了40%。需要相同設置的還有皺紋和其他一些較硬的邊緣。
|||
最后。你的圖層蒙版看起來應該是這樣。你可以按住alt鍵點選蒙版縮略圖來查看。我沒有在蒙版上做足功課。但是有3個方法可以用來讓效果更好。1是雙擊這一層的圖層縮略圖。[就是那個一半黑一半灰的圓]用調整曲線的辦法來產生更暗的效果。2是繼續在圖層蒙版上涂抹。但這樣你把畫面搞糟的風險會更大。3是復制這一曲線調整層。用調節不透明度的方法來調節效果。[注意。譯者注。原作者使用的是第三種方法。]
5
下面我們在“曲線 暗”調整層上面再次新建一個曲線調整層。設置如下圖。同樣用人物圖層為該層創建剪切蒙版。命名這一層為“曲線 亮”。注意。你調整的曲線會影響到后面在圖層蒙版上的工作和再后面你所需要設置的曝光量。
像上面一樣。把這一層蒙版填充黑色。用白的軟畫筆直接在上面畫。調整好畫筆的不透明度和大小。如果有畫錯的地方。可以選擇黑顏色擦掉。然后重新畫。
在畫面上所有亮的部分畫上白顏色。為了加強皺紋等細節。你應該挨著“曲線 暗”蒙版上的白顏色畫。但是不能覆蓋掉。
alt—點擊蒙版縮略圖來查看效果。現在看起來應該像下面的圖一樣。同時注意一下圖層面板。我現在有的圖層都是正常的混合模式。不透明度和填充都是100%。圖層前面的小箭頭表示這些圖層都應用了下面的圖層作為剪切蒙版。
|||
6
在最頂層建立一個漸變映射調整層。使用下面圖層作為剪切蒙版。設置漸變映射如下圖。改變圖層混合模式為柔光。75%不透明度。再設置色相飽和度和通道混合器。來給這一層添加一個類似工作室出片的效果。讓其具有戲劇色彩。
7
現在回到背景層。確保現在我們的烏云背景只有一層而已。在其上面新建一個漸變映射調整層。設置暗部顏色為#164370 。亮部顏色為 #e2dc9a。好。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柔光。不透明度為70%左右。在漸變映射層下面建立曲線調整層。設置如下圖。不透明度60%。你的圖層面板應該是下面這樣。
8
在烏云層上面新建一層。填充黑色。設置該層不透明度60%。混合模式為疊加。這樣黑色應該看不見了。選擇加深工具。設置非常大而非常軟的筆觸。范圍為中間調。曝光度15%。加深這一層的四個角落。使其出現暈映[vignette]的效果。把這一層命名為暈映。再次調節不透明度。最終我設置在77%。
9
再次在人物圖層上面新建一層。使用人物圖層作為剪切路徑。然后在烏云曲線和漸變映射層下面新建另一圖層。命名這兩個新圖層為“白光”。選擇畫筆工具。按照下圖在這兩層上添加適量白色。人物后面的白光是要人物與背景拉開層次。人物前面的白光是給人物添加一些真實的背景光。
補充一下。人物后面的白光用820大小 硬度0 不透明度15%。
人物前面的白光用510大小 硬度0 不透明度15%
|||
10
接下來的一步是讓我們的畫面更加風格化。如果你追求的是更自然的效果。那這一步可以省略掉。
現在選擇所有與人物圖層有關的圖層。
執行>濾鏡>風格掛>照亮邊緣。設置如下。
我們想去掉畫面上的中間調部分。執行圖像>調整>曲線。設置如下。
改變圖層混合模式為濾色。降低不透明度到33%。復制這一層。設置新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不透明度13%。我還用蒙版屏蔽掉了原來照亮邊緣圖層的下巴部分。
到此為止。對人物的修繕已經基本結束。下半部分的教程主要是給整體圖片添加冰雨的效果。
|||
11
復制烏云圖層。把它拉到所有圖層最上面。應用2-3像素的高斯模糊。然后設置混合模式為濾色。不透明度50%。用軟頭的橡皮擦掉所有遮蓋到臉部和其他細節的云。再復制這一層。直到你得到一個和下面圖示一樣的霧蒙蒙的效果。將這些圖層命名為“烏云模糊”。
12
找到這樣一幅水滴圖片。用橡皮擦掉比較大的水珠和破碎的部分。
選擇加深工具。范圍 陰影。曝光度35%。加深你剛剛擦除的部分。這會使圖像有更真實的融合效果。
把水滴層放置在所有涂層頂端。混合模式為濾色。把它放置在人物肩膀的位置。再用變形用具使水滴剛好符合肩膀的形狀。你也可以再復制這一層用來加強效果。
|||
再用同樣的方法在人物左肩上也加上水滴。
我們再找到這樣一張水滴圖片擦掉多余部分。只保留水滴。為了讓整個畫面都布滿雨點。我們要把這層水滴復制出很多副本。拖動到畫面不同位置。再通過橡皮。仿制圖章工具和變形工具使畫面更逼真。
注意一下幾點。1水滴不能遮蓋到人物的細節部分。2這些水平圖層混合模式全部是濾色。3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使用蒙版加白畫筆的組合方式來微量控制水滴的強度和清晰度。
13
在所有圖層頂端新建一層。命名為“星光”。填充60%的黑色。然后執行濾鏡>雜色>添加雜色。設置如下。
執行濾鏡>模糊>徑向模糊。模糊中心點放在人物肩膀上。
|||
接下來如圖設置色階。設置混合模式為疊加。設置不透明度為60%。為該層添加一個蒙版來擋住人物臉上和衣服上的光線效果。
14
在所有圖層最頂端新建一層。命名這一層為“雨”像上面一樣填充60%的黑色和雜色。注意這一層的大小。我們要拉伸它至畫面大小。以便制造出更逼真的效果。
執行濾鏡>模糊>動感模糊。
打開圖層樣式調板。調節本圖層黑顏色滑塊至130.
|||
執行稍微的高斯模糊。
執行濾鏡>銳化>智能銳化濾鏡。
最后。調節色階。并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強光。
15
復制雨圖層。并命名為“雨b”把它一動到暈映圖層下面。旋轉10度左右。把它的不透明度設為75%。
|||
16
在所有圖層上面新建一個漸變映射調整層。設置暗部顏色為#075053。亮部顏色為白色。設置這一層混合模式為顏色。不透明度為55%。為該層添加蒙版。[圖層>圖層蒙版>顯示全部]
用大而軟的畫筆。不透明度20%左右。用黑色在這一層的面部區域反復涂畫。
17
在最頂端新建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層。設置飽和度為-68%左右。這里我為該層添加了一個蒙版。稍微遮蓋住了紅色領帶的一些部分。使用不透明度為25%的軟邊畫筆。
18
在所有圖層頂端新建曲線調整層。設置如下。
19
在所有圖層頂端新建一層。命名為“疊加”。填充60%的黑顏色。混合模式設置為疊加。用加深和減淡工具進一步加強畫面上的高光和暗部。
|||
下面是加強后的效果。
下圖是你的疊加層在正常的混合模式下的效果。注意有些區域比其他地方更白一些。這是多次涂畫的結果。
20
下面給星光效果加一個鏡頭光暈。在所有圖層頂端新建一層。執行濾鏡>渲染>鏡頭光暈。使用105mm聚焦。默認設置就好。設置這一層混合模式為濾色。把鏡頭光暈放置在剛好與星光放射中心一致。隨后我還為這一層添加了少量的噪點。還有半徑為4個像素的高斯模糊。還有a smart sharpen (around 150 at 7 pixels).
21
在所有圖層頂端新建一層。蓋印圖層。把所有效果集中到這一層。將這一層復制兩份。下面的一個命名為“最大值”。上面的那個命名為“反向”。選擇最大值。執行濾鏡>其他>最大值。選擇2像素。然后設置這一層混合模式為疊加。用圖層蒙版遮蓋住太強烈的部分。我把星光區域給稍微遮蓋了一點。
22
選擇反向層。為其去色。[ctrl+shift+t]。然后執行圖像>調整>反向。[ctrl+i]。執行40個像素的高斯模糊。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再把圖層不透明度設置到45%左后。
完成。
總結
最終你得到的應該是一個可編輯性很強的圖像。設置圖層不透明度。圖層蒙版。色階。甚至是打開/關閉某些圖層的可見性。你還可以隨意的添加和刪除云。雨。光等等效果。不管怎么說。我們現在學會了如何得到一個非常棒的肖像照片的方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