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色上一篇文章提到"計算"的應用,核心為通道應用"圖層混合"模式得到選區,并且,蘇色順帶提了一下"圖層混合"出現的三個地方:
一是上下圖層間的混合,出現在圖層菜單欄;
二是"應用圖像"工具欄,通道對通道或者通道對圖層的采用"圖層混合"模式的直接應用;
三是"計算"工具欄中"混合"的應用
核心-圖層間的混合模式,ps學習的重中之重,不管混合的是rgb,cmyk,還是lab圖層,還是混合的是通道,他們之間的混合效果,所作用的結果總是我們所混合對象對于中性灰的偏離,有不同意見的可以一起探討下,雖然有些教程提到"混合模式"會套出很復雜的關于混合色和基色結果色的公式,但實踐中我們很難記住,我們只要把握不同圖層或者通道的反差,記住他們對于中性灰的偏離,只要混合對象與被混合對象存在反差,他們就一定能通過圖層混合方式得到一種我們要的效果或者選區,了解了這個實質,我們不管是應用上下圖層的混合,還是直接"應用圖像",或者"計算",都會對"圖層混合"有一個質的認識。
今天,蘇色再挖掘出隱藏在ps應用中另一個少為人知的“圖層混合”地方,并通過一個實例,了解上下圖層混合的實質
兩幅圖片
其實很多時候,特別是灰蒙蒙的天氣,拍出的都是這樣天空沒有層次和反差的圖片,加一個天空是我們通常的思路,很多種方法,套索羽化替換是通常的做法,但如何處理樹葉的邊緣?好吧,有些朋友會應用上個帖子蘇色講到的“計算”的方法,算出一個alpha通道,這個通道中天空和地面建筑反差巨大,天空255255255,建筑物和樹葉000,作為有所反差的精細選區就出來了,但這種方法很難通過一步計算得到,相對也繁瑣,初學者不易掌握。
|||
我們找到“圖層混合”的第四個地方——:先把天空的那個圖層丟過去
2:點擊這里
3:選擇混合選項,出現這個界面
4:移動顏色混合帶中本圖層的滑箭,先從左往右,再從右往左,直到天空部分即將透出下一圖層
5:再移動下一圖層中的滑箭,直到樹葉和建筑邊緣顯露出來
|||
6:給覆蓋在上的天空的圖層加個蒙板
好了,大功告成,最后整體片子隨意調整
核心應用——只要兩圖層之間有反差,就可以通過這一混合方式,調整出他們相應的顯示比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