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例子是doug醫生的一張照片(圖6.66)。doug是一位針灸醫師、作家和長壽研究者。我們想讓他看上去和現實中的一樣健康。數碼相機突出了皮膚中的紅色色調,因此我們要利用“色相/飽和度”調整技術使膚色均衡(圖6.67)。
接著,我們要柔化皺紋。doug熱衷于戶外運動,由于陽光暴曬的原因,他的身體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皺紋和斑點。
我們不想完全去除這些痕跡,只想輕微地使其柔化。我們將利用一種新技術對整張照片進行柔化。
圖6.66 doug醫生的原始數碼照片顯示,他的膚色中含有過多的紅色色調
圖6.67 “色相/飽和度”調整技術使膚色均衡,并消除了大部分缺陷
|||
首先要拼合圖像(在拼合過程中要應用“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可在“圖層”調板的“選項”菜單中選擇“拼合圖像”命令。然后將背景縮覽圖拖到“圖層”調板底部的“創建新圖層”圖標上,將背景復制到新圖層中。接著,應用“表面模糊”濾鏡(“濾鏡”“模糊”“表面模糊”),并設置較大的“半徑”和“閾值”,以模糊所有的皮膚紋理(圖6.68)。與魅力修潤技術類似,需要創建一個圖層蒙版以覆蓋所有的皮膚區域,但眼睛、嘴唇和牙齒除外(圖6.69)。
圖6.68 創建背景圖層的模糊副本
接著,復制“模糊”圖層,這樣將產生兩個相同的“模糊”圖層。我們將利用其中一個圖層對原圖背景中的皺紋進行“加深”,利用另一個圖層對皺紋進行“加亮”。隱藏頂端的“模糊”圖層(在“圖層”調板中單擊“眼睛”圖標),并將其重命名為“模糊-暗”,然后選擇第一個“模糊”圖層,并將其重命名為“模糊-亮”,最后將“模式”改為“變亮”(圖6.70)。
圖6.69 模糊的區域不包括眼睛、嘴唇和頭發
|||
加亮”模式只有在可加亮底層圖像的地方才起作用。由于已將模糊后的陰影應用到高光區域,所以“模糊-亮”圖層中的高光區域已不太亮,可以看到原圖中的亮線。模糊效果只產生在圖像中較暗的部分。現在要加亮“模糊-亮”圖層,以隱藏更多的明亮皺紋。在這個“模糊”圖層中應用“色階”調整(“圖像”“調整”“色階”)。將中間的滑塊向左拖動少許,這樣就會隱藏更多(但不是全部)的明亮皺紋(圖6.71)。,
圖6.70 添加第二個“模糊”圖層,這次將模式改為“變亮”
圖6.71 更多的較亮皺紋被隱藏了
現在,我們將在另一個“模糊”圖層中執行相反的操作。首先隱藏第一個“模糊”圖層,并顯示及選中頂端的“模糊”圖層。將“模式”改為“變暗”(圖6.72)。
圖6.72 “模糊-暗”圖層將覆蓋圖像中的較亮部分
|||
我們需要采用與前面類似的方法,加深“模糊-暗”圖層,以隱藏更多的較暗皺紋。如前所述,選擇“圖像”“調整”“色階”。這一次要將中間的滑塊向右拖動,使圖層稍稍變暗,以掩蓋更多的較暗皺紋(圖6.73)
圖6.73 利用“色階”加深圖層,以隱藏更多的較暗皺紋
創建這兩個“模糊”圖層之后,可以分別調整“變亮”和“變暗”模糊圖層的不透明度,以獲得所需的皮膚平滑效果。在最終的圖像中,“變亮”模糊圖層的不透明度設為45%,“變暗”模糊圖層的不透明度設為30%(圖6.74)。所有的皮膚紋理都已稍微變亮,皺紋也變得平滑,但并未被完全去除。其中沒有執行仿制或修復操作。如果您有足夠的熱忱,可以記錄下所有的步驟,也能制作出這種效果。請比較平滑前后的圖像,可以看到照片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圖6.75)
圖6.74 皮膚平滑后的細節
圖6.75 即使利用“色相/飽和度”圖層調整皮膚后,未平滑的圖像仍顯示很多紋理
本文摘自:締造肌膚完美質感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