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 HTML5 ,寫了不少文章,總覺得相關的高級 API 都得過一遍。系統的了解,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一、先睹為快
我們先來嘗試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打開 chrome
開發者工具,粘貼代碼進去直接運行:
new Notification('Jartto/'s 消息通知', { dir: 'rtl', body: '這是一個消息,通過 Web Notification 發送,作為測試!', icon: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henfengyanyu/my-web-accumulation/master/images/logo.jpeg'})
并沒有出現什么消息通知,怎么回事?不要著急,接著往下看。
二、用戶授權
按照上面的示例,我們運行了,但是并沒有成功調起消息推送框。這時候需要查看一下是否用戶授權,控制臺輸入: > Notification.permission
很快我們就會發現,原來用戶許可是 default
,因為不知道用戶的選擇,所以瀏覽器的行為與 denied
時相同,即為拒絕。
三、兼容性
看到這些 HTML5
的高級 API
,總是會有一些顧慮。例子雖好,用起來也很方便,但是到底兼容性如何,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可以看到,基本上所有瀏覽器都支持了,除了 iOS Safari
和 Opera Mini
,所以移動端應用需謹慎。
四、API 文檔
我們先來系統性的梳理一下 API,很簡單,花 5 分鐘過一下。
用例:
let notification = new Notification(title, options)
參數:
title:一定會被顯示的通知標題
options:一個被允許用來設置通知的對象。它包含以下屬性:
屬性:
Notification.permission: 一個用于表明當前通知顯示授權狀態的字符串??赡艿闹蛋ǎ?/p>
denied
(用戶拒絕了通知的顯示),granted
(用戶允許了通知的顯示),default
(因為不知道用戶的選擇,所以瀏覽器的行為與 denied
時相同)方法:
Notification.requestPermission 這個方法只能被用戶行為調用(比如:onclick 事件),并且不能被其他的方式調用。
五、完整示例
按照上面 API ,我們來寫一個完整的示例:
function notifyMe(){ // 先檢查瀏覽器是否支持 if (!("Notification" in window)) { alert("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desktop notification"); } // 檢查用戶是否同意接受通知 else if (Notification.permission === "granted") { // If it's okay let's create a notification var notification = new Notification("Hi there!"); } // 否則我們需要向用戶獲取權限 else if (Notification.permission !== 'denied') { Notification.requestPermission(function (permission){ // 如果用戶同意,就可以向他們發送通知 if (permission === "granted") { var notification = new Notification("Hi there!"); } }); } // 最后,如果執行到這里,說明用戶已經拒絕對相關通知進行授權 // 出于尊重,我們不應該再打擾他們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VeVb武林網。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