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電商平臺之間一直硝煙不斷,而作為行業老大的天貓和京東,兩者之間就經常被拿來比較,為了爭奪客戶,也是各出奇招。
據1月7日消息,在日前,有不少商家爆出,天貓要求商家經營產品,不管是日常的銷售價格還是活動的促銷價格,都一定要比同期或者其他電商平臺的價格低或者相同,否則將會受到處罰。也有商家表示,該通知不一定是天貓官方發布的,因為沒有通過郵件或者公告這類型的公告方式,所以,也不是很確定這次的“價格管控”是不是針對所有的天貓商家的,但是周圍的一些商家確實是收到了電話通知。
還有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商家表示:“通過電話通知的天貓工作人員單獨強調,商家銷售的同款商品價格一定不能高于京東和唯品會。”此外,還有消息人士稱,天貓從12月就已經開始管控商家的銷售價格,要是被發現天貓旗艦店的售價比其他電商平臺高的話,將會取消商家一個月以內的報名促銷活動的資格和獲得免費流量資源的機會,對于情節特別嚴重的商家,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的促銷活動都會被取消掉。
同樣還有收到“通知”的某位商家還透露,天貓上線了價格監控系統,如果天貓已經在12月份上線了價格管控系統的話,那么在未來就可能對商家的價格進行了持續的管理,就不僅僅是這一段時間或者是一個促銷節點了。甚至還有一些商家也之處,上線的價格監測系統不一定是代表未來天貓會持續管控商家的售假,可能只是為了獲取信息也不一定呢。
收到“通知”的多個商家都表示,未來可能為了滿足天貓的“新規定”,將會對各個電商平臺進行專門供貨,對于商品的款式、包裝也會做一些改變,為各個電商平臺提供不同貨號的商品,只是這樣做的話,會大大增加工作量和成本。
針對這種情況,有業內人士表示,天貓的促銷活動和聚劃算等促銷渠道可能在唯品會等其他渠道的沖擊下,銷售效果可能大大不如從前,因此,天貓是完全有可能加強對商家的價格管控的,甚至可能還會連日常銷售都要進行管控也不一定。也有其他電商在促銷節點的時間段內會商家進行過價格管控,但是一般不會對日常銷售進行監控的。
據了解,早在2014年雙十一大促期間,就有天貓小二對商家要求,不得在雙十一前對商品提價,而且還必須保證是全網最低,尤其是針對京東。
據某互聯網品牌商透露,自從阿里巴巴上市之后,就有意在家電、3C數碼、服裝等的類目繼續加大投入,甚至不惜砸重金要將京東、唯品會等的同行競爭對手擊垮。
電商巨頭們之間的明爭暗斗,對于小賣家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沖擊,但是不管是哪個平臺想要發展壯大,始終還是要在賣家和買家之間找準一個利益平衡點,否則,一味的偏向某方,都可能使得形成的電商格局生變。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