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Python CGI中,需要在Ubuntu下安裝Apache,所以今天在Ubuntu11.04上對Apache的安裝和配置進行了學習。
一.Apache的安裝
在網上查了些資料有兩種安裝方式:一種是從Apache網站上下載tar文件到自己的電腦上安裝;另一種是直接通過網絡安裝。為了方便我就使用了第二種方式。
Ubuntu提供了強大的apt-get install命令,在終端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這樣就能方便快捷的安裝Apache。但是,這里有個不便的地方,就是你不知道Apache被安裝到了什么位置。
二.啟動、停止Apache服務
Apache的啟動和停止文件是:/etc/init.d/apache2
啟動命令:sudo apache2ctl -k start
停止命令:sudo apache2ctl -k stop
重新啟動命令:sudo apache2ctl -k restart(sudo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重新啟動這里有個問題,當我重啟服務的時候會報錯:“Could not reliably determine the server's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using 127.0.1.1 for ServerName”。我在網上搜了一下說是httpd.conf中ServerName IP:Port和Listen IP:Port不一致,即端口不一致。所以在httpd.conf文件中增加“ServerName localhost:80”即可。
說明下httpd.conf是一個Apache的配置文件,在/etc/apache2目錄下,在后面會有介紹。
在修改httpd.conf文件之前還需要修改該文件的權限,否則是沒有權限修改的,命令為:sudo chmod 777 /etc/apache2/httpd.conf
順便提下查看Apache的版本,使用的命令是:apache2ctl -v 結果會顯示:
Server version: Apache/2.2.17 (Ubuntu)
Server built: Nov 3 2011 02:13:18
三.Apache的配置文件
普通Apache發行版本的配置文件是:/etc/apache2/httpd.conf,但發現這個文件是空的,其實這個是用戶自己來進行配置的,后面會說到。
嚴格地說,Ubuntu的Apache配置文件是/etc/apache2/apache2.conf,Apache在啟動的時候會自動讀取這個文件的配 置信息,而其他的一些配置文件,如httpd.conf等,則是通過Include指令包含進來的。可以在apache2.conf中找到這些Include行:
● 動態模塊的配置
Include mods-enabled/*.load
Include mods-enabled/*.conf
● 用戶自己的配置
Include httpd.conf
● 端口監聽的配置
Include ports.conf
● 一般性的配置語句片斷
Include conf.d/
● 虛擬主機的配置指令
Include sites-enabled/
我們完全可以把所有的設置放在apache2.conf或者httpd.conf或者任何一個配置文件中,這種劃分是一種比較好的習慣。
1.Web文檔根目錄
安裝完Apache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知道Web文檔的根目錄在什么地方。對于Ubuntu而言,默認的是/var/www。那我們是怎么知道的呢?apache2.conf里并沒有描述,httpd.conf也是空的,那肯定是在其他的配置文件中。后來搜索發現是在/etc/apache2/sites-enabled/000-default中,里面有這樣的內容: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