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又用起了Ubuntu,并且會一直用下去。讓我第一次產生這種想法的是3個月前我弟弟電腦上的Linux 3D桌面。那是一個可以旋轉的立方體,側面四周是四個獨立的桌面,上下兩面各貼了一張照片。最開始的時候是看不到這個立方體的,跟普通桌面無異。不過只要按住Ctrl+Alt然后點擊鼠標左鍵拖動,就可以發現原來看到的桌面只是立方體側面中的一個,一個半透明、可以動的立方體就出來了。這個時候如果放開鼠標左鍵,離我最近的那個面就會慢慢轉到最前面來,占滿整個顯示器屏幕。這種用立方體來切換桌面的方式我是第一次看到,看得我快流口水了(哎,我真沒用)。之后我又發現窗口仿佛是果凍做成的,用鼠標拖動它的時候居然會彈,最小化的時候又會像一塊兒布被抽走一樣縮到任務欄上;打開一個窗口的時候可以看到它栽著跟頭從遠處蹦到跟前;菜單關閉的時候會像一張紙一樣被燒掉。整個桌面都會動!這種桌面我在windows上沒有看到過,更不敢想象我看到它的時候竟然是在Linux上,因為以前了解到的Linux界面都是很簡陋的,不要說3D的桌面了,有個2D桌面用都算不錯。我決定要裝Linux。回到宿舍我下載了Fedora Linux 6,安裝好以后又讓弟弟幫我裝了那個3D桌面的軟件。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它的名字:Beryl。在自己的機器上興奮了一段時間后,因為字體的原因,我從Fedora換回了Ubuntu,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