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工作上有一新需求,需要前端web頁面異步調用后臺的Webservice方法返回信息。實現方法有多種,本例采用jQuery+Ajax,完成后,在本地調試了一切ok,但是部署到服務器上以后就出現問題了,后臺服務調用沒有響應,怎么回事?代碼沒怎么改動,唯一修改的地方就是jQuery的ajax方法中的url地址。難道是這里的問題,經過檢查和調試,發現原來是同源策略在作怪,我們知道,JavaScript或jQuery是在Web前端開發中經常使用的動態腳本技術。在JavaScript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安全性限制,被稱為“Same- Origin Policy”(同源策略)。這一策略對于JavaScript代碼能夠訪問的頁面內容做了很重要的限制,即JavaScript只能訪問與包含它的文檔或腳本 在同一域名下的內容。不同域名下的腳本不能互相訪問,即便是子域也不行。關于同源策略,讀者可百度更詳細的解釋,這里不再贅述。
但是有時候又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跨域操作,這時候“同源策略”就是一個限制了,怎么辦呢?采用JSONP跨域GET請求是一個常用的解決方案,下面我們來看一下JSONP跨域是如何實現的,并探討下JSONP跨域的原理。
這里提到了JSONP,那有人就問了,它同JSON有什么區別不同和區別呢,接下我們就來看看,百度百科有以下說明: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種輕量級的數據交換格式。它基于JavaScript(Standard ECMA-262 3rd Edition - December 1999)的一個子集。 JSON采用完全獨立于語言的文本格式,但是也使用了類似于C語言家族的習慣(包括C, C++, C#, Java, JavaScript, Perl, Python等)。這些特性使JSON成為理想的數據交換語言。易于人閱讀和編寫,同時也易于機器解析和生成(網絡傳輸速度快)。
JSONP(JSON with Padding)是JSON的 一種“使用模式”,可用于解決主流瀏覽器的跨域數據訪問的問題。由于同源策略,一般來說位于 server1.example.com 的網頁無法與不是 server1.example.com的服務器溝通,而 HTML 的<script> 元素是一個例外。利用 <script> 元素的這個開放策略,網頁可以得到從其他來源動態產生的 JSON 資料,而這種使用模式就是所謂的 JSONP。用 JSONP 抓到的資料并不是 JSON,而是任意的JavaScript,用 JavaScript 直譯器執行而不是用 JSON 解析器解析。
到這里,應該明白了,JSON是一種輕量級的數據交換格式,像xml一樣,是用來描述數據間的。JSONP是一種使用JSON數據的方式,返回的不是JSON對象,是包含JSON對象的javaScript腳本。
那JSONP是如何工作的呢,我們知道,由于同源策略的限制,XmlHttpRequest只允許請求當前源(域名、協議、端口)的資源。若要跨域請求出于安全性考慮是不行的,但是我們發現,Web頁面上調用js文件時則不受是否跨域的影響,而且擁有”src”這個屬性的標簽都擁有跨域的能力,比如<script>、<img>、<iframe>,這時候,聰明的程序猿就想到了變通的方法,如果要進行跨域請求, 通過使用html的script標記來進行跨域請求,并在響應中返回要執行的script代碼,其中可以直接使用JSON傳遞 javascript對象。即在跨域的服務端生成JSON數據,然后包裝成script腳本回傳,著不就突破同源策略的限制,解決了跨域訪問的問題了么。
下面我們就看下怎么實現:
前端代碼:
后端的WebService代碼:
如上所示,前端的CallWebServiceByJsonp方法采用jQuery的ajax方法調用后端的Web服務GetSingleInfo方法,后臺的GetSingleInfo方法,使用前端的回調方法OnGetMemberSuccessByjsonp包裝后臺的業務操作的JSON對象,返回給前端一段javascript片段執行。巧妙的解決了跨域訪問問題。
JSONP的缺點:
JSONP不提供錯誤處理。如果動態插入的代碼正常運行,你可以得到返回,但是如果失敗了,那么什么都不會發生。
小伙伴們是否對JSONP跨域GET請求解決Ajax跨域訪問問題有所了解了呢,本文的思路還是非常不錯的,推薦給大家。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