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好久不見,十分想念~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孫圣朝,俗稱孫大圣...(當然我并沒那么厲害,只是巧合而已)
端午節過完了,收收心,認真的做點人事兒。
今天我們聊一聊設計師的成長的四個階段。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這篇文呢我就以我個人的野生狀態工作經驗來總結分享給大家。
設計師成長的四個階段
1、模仿
2、改造
3、再造
4、創造
而現實中大部分設計師在創造,拿到項目首先是各種造圖,找素材拼湊,拼盡全力的想把畫面做的“漂亮”,在此先說一個前提,做任何商業設計,首先要深入了解項目,并能懂的設計的意義和結果即受眾和宣傳效果,不然你盡量不要動手,這個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說過,醫生看病首先要了解你的癥狀然后才會才處方下藥,否則一切行為都是扯蛋不負責的,切記!切記!切記!不了解需求不要隨便動手。
第一階段:模仿
設計如同做人,軟件只是工具,新人設計師剛開始并沒有什么想法,也并不知道設計中的原理,那么除了看設計書、設計教程之外,更要積極的動手模仿,尤其是剛入職的新人設計師,看到不錯的作品就先收藏,大量的收藏,為以后輸出作品做樣版參考,反正你沒有想法也不懂創意就去臨摹純模仿,邯鄲學步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我從業至今仍舊在模仿,可能模仿的也有幾千個案例的吧,但是我在模仿的過程中找到了一些規律,然后結合一些大神的教程,隨時成長,漸漸的就有了自己的思想,這就是由量變到質變,這個和我們照字貼練字是一個道理。
第二階段:改造
上一階段是基礎訓練也是對軟件和手法的基本練習,這個階段就是對臨摹的作品稍加改造,改成符合自己商業項目需要的設計,比如改個顏色、微調結構、簡單變換一下版式結構,這都屬于改造,前提能完整的臨摹出一套作品,而非上手就改造,這樣的操作只不過是華而不實,我們學開車是先從開直線再到學轉彎、上坡最后才是上馬路實訓,到此你應該明白了模仿的根本意義了吧?不要再覺得自己無從下手學設計了。
第三階段:再造
顧名思義就是再次創造,要想達到再造的能力可能需要你輸出幾百副作品以上的量吧,不然你很難實現再造,因為再造的過程只是把你曾經收集過的優秀作品的二次加工,也許是多個作品的糅合,整合多個作品的優點于一個作品,所以這個并不是想象那么容易,可能你需要從業超過2年以上你才能達到再造的能力,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天才你可以很快實現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努才,還是希望大家能沉下心一步一步的來,先容忍一下自己成長緩慢,先放下一步登天、一鍵完成的想法,如果所有事情都可以一鍵完成那還要設計師做甚?對不?
第三階段:創造
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價值,但不可急,當你達到創造,也就是所謂的原創這個境界的時候,恭喜你,可以橫著走了,也可以對新人設計師指指點點了,能達到這個造詣的設計師有兩種人:一種是身經百戰按部就班的經歷前三階段,修煉成神了;另一種是比較有天分的,是真的熱愛設計,通過高人的指點自我努力的發覺,很快就達到了這個創造的高度,比如科班美術生、入行就跟著大神混被大神逼迫,嚴師高徒道理。
所以呢,看完此篇文章的朋友你不要再感慨我他媽成長太慢了,混了二、三年也沒見什么成效,報班跟大師學習然并卵,道理我都懂,可是我TM想做出自己滿意的效果,就想做高大上來征服客戶,我想說你錯了,錯的一塌糊涂,此時你應該拿個鏡子照照看,問自己,我為了自己的職業努力拼過嗎?如果不是工作,我會自我驅動為自己做點有意義的事兒嗎?8小時之外我除了曬朋友圈、刷朋友圈有沒有回家后開過電腦。
近期有很多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加我私信和QQ問我有沒有開課,會不會帶徒弟,想跟我學習,在此我強調一下,目前沒有計劃,近期也不會做,我公眾號寫的東西足夠大家學習了,我只是在總結自己也促使自己成長,我是設計師我的使命就是不斷輸出作品,只要有心你從第一篇翻到現在,包括我站酷的,你看完絕對會對自己有一個點線面的認知。
好了,今天就扯這么多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