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設計(美術字)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就跟我們學開車一樣,只要通過系統學習和練習是完全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司機"。今天我們拋磚引個玉,從漢字的發展史、漢字的結構特征、美術字的設計過程、設計方法簡單聊聊。
在品牌設計、包裝設計、書裝設計、海報設計、電商設計等領都需要字體設計,一款獨特有美感的藝術字能為你的設計錦上添花,還可以為客戶節省向字庫公司購買字體版權的費用。
思想性:表現出文字內容的精神內涵。可以通過筆畫形態、顏色、材質效果等來體現。如下圖,在筆畫形態的處理上用尖銳的轉角和彎勾來模擬"鬼手",用斑駁的材質和恐怖的色彩組合渲染驚悚的氣氛。
可讀性:注意結構和形態的識別度。美術字首先得能被識別出來,我們在融入藝術創作的同時要保證受眾能夠準確的理解字體含義。如下圖,"看電影"三個字中都有部分筆畫被其他物件代替,但是文字的結構并沒有得到破壞,用于取代的物件也是跟主題相關的東西,讓人能迅速識別并產生好奇。
藝術性:整體美觀協調,符合美學形式感。我們所學的所有平面構成知識都可以用于美術字設計中(重復、近似、漸變、變異、對比、集結、發射、特異、空間與矛盾空間、分割、肌理及錯視等等)如下圖,"無人區"三個字就運用了正負形的手法來表現。
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記載占卜的卜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說明漢字起源于圖畫。
金文: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大多用于祭祀,金文從甲骨文發展而來,但是比甲骨文內容更豐富,更完整。
篆書:又分大篆和小篆。
大篆,秦國使用的文字。
大篆的特點:線條均勻柔和;更規范,字型結構趨向整齊,逐漸脫離圖畫的形態,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小篆:秦統一六國后,由李斯等人收集、整理和簡化形成小篆。
小篆的特點:線條化和規范化更完善,完全脫離圖畫的形態,更加整齊協調、美觀。
小篆的缺點:刀刻和書寫都不方便。
在美術字設計中也有很多模仿篆書感覺的設計作品,尤其是一些體現歷史文化的項目。如下圖:
隸書:又古隸和今隸。
古隸,是由小篆到今隸的過度字體。
古隸的特點:把小篆粗細相等的均勻線條變成了有棱有角的橫、豎、點、撇、捺、挑、勾等筆畫,更適合毛筆書寫。
今隸:古隸發展到漢代筆畫更加工整美觀、活潑有波勢挑法成為今隸。
今隸的特點:更能發揮毛筆的書寫特點、更成熟美觀。
楷書:西漢萌芽,成熟于東漢末年,魏以后興盛起來。楷書由今隸直接演變而來,它們在形體結構上區別不大,只是運筆方法不同。
楷書的特點:形體結構上打破了今隸的平直方正,變"八"字形的扁方形為"永"字形的正方形。字勢上比隸書更向內集中。
草書:快速書寫和不斷簡化而自然產生的。每種字體都有它在民間應用的草書,包括篆草、隸草、章草(今隸的草書)、今草和狂草(楷書的草書)。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