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Java Web開發之圖形驗證碼的生成與使用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圖形驗證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的安全性,增加用戶通過遍歷所有可能性來破解密碼的難度。
圖形驗證碼的使用包括如下3部分:
① 圖形驗證碼的生成;
② 在頁面中的使用;
③ 驗證;
1、圖形驗證碼的生成
假設在Servlet生成圖形驗證碼,在JavaBean或者JSP中生成的基本過程是相同的。設計如下過程:
① 設置響應的文檔類型;
② 生成隨機碼;
③ 把隨機碼保存到session中;
④ 生成圖片;
⑤ 把隨機碼畫到內存圖片上;
⑥ 把內存圖片發送到客戶端;
1.1 設置響應的文檔類型
在對用戶進行響應的時候,需要設置文檔類型,要生成圖片文檔類型可以設置為:image/gif。
在Servlet中的設置方式為:response.setContentType("image/gif");
如果在JSP頁面中使用則需要使用:<%@ page contentType="image/gif"%>
1.2 生成隨機碼
可以根據各種隨機數生成策略來生成,并且可以設置隨機碼有哪些字符組成以及隨機碼的長度。
本文給出的隨機碼字符是所有字母和數字。使用的隨機碼生成策略使用的是Random對象提供的。參考代碼如下:
隨機碼字符列表:
- public static final char[] code = {'a','b','c','d','e','f','g',
- 'h','i','j','k','l','m','n',
- 'o','p','q','r','s','t',
- 'u','v','w','x','y','z',
- 'A','B','C','D','E','F','G',
- 'H','I','J','K','L','M','N',
- 'O','P','Q','R','S','T',
- 'U','V','W','X','Y','Z',
- '0','1','2','3','4',
- '5','6','7','8','9'};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