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我們給人們介紹dojo的時候,遇到了兩種難題。有些用戶已經使用DHTML很久,并且對javascript有了很深的理解,他們清楚 javascript能作什么,不能做什么,在腦海里存在定型思維,有些時候,更難讓這些人明白dojo。第二種難題就是對于那些新手,他們太缺乏經驗和 對javascript的了解了。
我鼓勵這兩種朋友都讀一下介紹內容,甚至你可以不全看。
什么是Dojo?
其實總結Dojo到底是什么是非常困難的。我說總結Dojo是很困難的,是因為Dojo是一個可擴展的代碼集合 (expandable collection of code)。擴展不只是來自于眾多開發者,并且你會發現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需要擴展自己的一套東西。就是說,你把目光放在Dojo身上的原因是因為 Dojo可以和javascript取長補短。
在開發客戶端(client-side development)總共有3個主要部分:events,重復使用DHTML blocks,客戶端和服務器傳遞信息。Dojo在這三方面都很在行,并且使他們變的很容易。
歷史
譯者注:歷史我是真不想翻譯了,如果有人很感興趣的話,可以給我留言,我有時間會翻譯的。
。。。。。。。。。。。。
什么是工具(Toolkit)?
很多人認為結構(framework),庫(library),工具是同一個意思。但是弄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對于以后的理解很有幫助。
Framework
在軟件開發中,為了讓其他的項目可以分享和合作,通常定義一個結構(framework)。一個結構通常包含支持程序(support programs),庫和一個腳本程序。你可能認識到Dojo就是framework的一個部分,但并不是framework的本身。
Library
庫文件定義了很多可以引用的方法(function),它們是在任何位置都可以運行的,并不是我們平常自己在程序中定義的方法。看了這些,你可能會說“嘿!dojo就是庫的集合!”。你應該是對的,但是,dojo比一個庫的集合要包含得多很多。
Toolkit
看 過前文,你可能還在琢磨到底dojo是作什么的。很明顯,他不是一個結構(framework),它是一個工具(toolkit)或者是一個庫?最后讓我 來解答一下,通常庫都是之前定義好的,你可以引用到你的程序中并使用它們,但是在dojo中,我們在這個庫外面加了一層封包系統。這樣就使它跟一般的庫有 些不一樣。
在這個系統中,我們把庫分成很多部分。有核心方法(core functions),還有很多其他不常用的子庫(sub library)。這就使你使用dojo的時候感覺它很簡潔。下面會有更具體的分析,會讓你更加明白dojo。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