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我們已經基本搭建起了項目的框架,但是項目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盡管層與層之間使用了接口進行隔離,但實例化接口的時候,還是引入了接口實現類的依賴,如下面的代碼:
private IUserService _userService;private IUserService UserService{ get { return _userService ?? (_userService = new UserService()); } set { _userService = value; }}
面向接口編程,Controller應該只依賴于站點業務層的接口,而不能依賴于具體的實現,否則,就違背了在層之間設置接口的初衷了。
另外,如果上層只依賴于下層的接口,在做單元測試的時候,就可以用Moq,Fakes等Mock工具來按實際需求來模擬接口的實現,就可以靈活的控制接口的返回值來對各種情況進行測試,如果依賴于具體的實現,項目的可測試性將大大減小,不利于進行自動化的單元測試。
要不依賴于具體的實現,就不能使用通常的 T t = new T() 的方式來獲得一個類的實例了,需要通過IOC容器來對對象生命周期,依賴關系等進行統一的管理,這里,我們將使用Spring.Net應用IOC。
Spring.Net在控制臺程序中的使用
我們將通過一個簡單的控制臺示例來展示Spring.Net的使用方法
創建測試用的類:
namespace SpringNetDemo{ public interface IClass { string Name { get; set; } Student Monitor { get; set; } string GetMsg(); } public class Class : IClass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public Student Monitor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GetMsg() { return "班級名稱:" + Name + ",班長:" + Monitor.Name; } }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
兩個類,一個接口,Student類中有一個string類型的屬性,為Name,Class類中除了string類型的Name屬性外還有一個Student類型的Monitor屬性,方法GetMsg可以返回當前Class對象的簡介,包括班級名和班長名兩個內容。Class類實現IClass接口。
先做簡單的測試:
IClass c6=new Class(){ Monitor = new Student() { Name = "李芙蓉" }, Name = "六班"};Console.WriteLine(c6.GetMsg());Console.ReadKey();
輸出為:
接下來,我們換用Spring.Net容器來聲明對象
1. 首先引用dll文件
需要核心庫Spring.Core.dll和Spring.Net使用的日志記錄組件Common.Logging.dll
2. 然后我們需要了解當前的程序集名稱和命名空間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