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迎來助理網絡編輯師認證的首次鑒定考試后。我國300萬網絡編輯將正式以一個職業進入職場。這對因互聯網迅速壯大而膨脹起來的網絡編輯隊伍的規范,對網絡編輯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對該職業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意義非凡。
找一個高手很難
“說實話,這一年來,尋找合適的網絡新聞管理人才也是我的工作之一,但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新浪網總編輯陳彤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新浪網一直都在為找人而犯愁,近期的“招榜”中更是加上了“海量”二字。“我們現在對于網絡新聞人才的需求是空前的。”
網絡編輯這一職業是應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而誕生并發展壯大起來的。按照網站數量估算,目前,我國擁有網絡編輯從業人員300多萬人,在未來的10年內,網絡編輯需求將呈上升趨勢,總增長量將超過26%。
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的網絡從業人員一般是從傳統媒體編輯、記者、網站管理員、圖文設計等職業中分流出來的,缺乏統一的職業標準與規范。比如,從傳統媒體分流而來的網絡編輯具備傳統編輯技能,但缺乏網絡實現、網絡管理和網絡維護能力;而單純以技術為專長的網絡管理員或者圖文設計者,往往缺乏傳統媒體人所具有的文字功底、編輯技能和新聞敏感度。能夠兼顧這兩個方面要求的復合型人才,實在太少。
據陳彤介紹,商業門戶網站一開始就在市場化的大背景下運作,各個商業門戶網站競爭壓力很大。為了吸引網民注意力,新浪新聞編輯從一開始就要對新聞內容比如選題、版面表現比如要聞選擇及標題等綜合因素有充分的把握。
不僅如此,陳彤告訴記者,網絡編輯必須顧及媒介自身、受眾、廣告商三方面的利益,而且這些是隨時變化的。此外,一個好的網絡編輯常常需要獨自一人承擔從構思策劃、采訪、網絡發布等多個環節的制作及頁面展現。因此,網絡新聞編輯需要具備相關專業、新聞傳播以及互聯網技術等方面的綜合素質。“要找到這么一個高手是很難的。”陳彤對此深有感慨。
從2003年起,新浪網編輯部原則上不招聘大學本科學歷以下的人員入職,為了加強現在核心人員的素質,2004年1月,新浪網還選派了7位員工去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在職碩士學位。
———————————————————————————————
網編與平編大不同
網絡編輯的需求增加,主要因為互聯網蓬勃發展。因此,大多數網絡編輯除了要具備語言駕馭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外,還要求熟練運用辦公自動化軟件,甚至是HTML語言制作網頁,一般編輯在積累了相當的工作經驗后,可向技術編輯、編審、主編及總編等職位發展。
網絡編輯與一般傳統的平面編輯相比,要求知識結構復雜一些,反應敏捷,要有一目十行的閱讀速度。網站里每日上千個帖子,基本上都需要看守。但一般報刊新聞編輯更注重文字的錘煉和語法的貫通,在速度上沒有優勢,很難適應網絡環境。
網絡編輯對標題特別講究。網站會通過人工或者自動的監測來考察每一條新聞在單位時間內的點擊量,一般5分鐘內點擊量達不到一定數字的新聞就會被自動撤下來。如果標題不夠抓人,那么就很難達到網站對點擊率的要求,因此人們常常可以看到網上聳人聽聞的標題下敘述的只不過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小事,網絡編輯就是善于把事件的一角夸張、放大,甚至有時會歪曲事實。而且現在這種“文不對題”的趨勢愈演愈烈。
一位網站高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們也想從傳統媒體中培養出優秀的網絡新聞管理者,但事實上這種方式很不理想。由傳統媒體轉到網絡新聞人才的時間基本要在一到兩年,而有著互聯網經驗的網絡人才對新聞業務的學習和接受要快一點。這背后人才培養成本自然也會降低。
之所以有著這樣的感覺,該人士認為,這與傳統媒體骨干人員的心態有著直接的關系,一般傳統媒體的記者編輯對于網絡技術的運用相當懈怠;另外,網絡與傳統媒體編輯在待遇上雖然不分上下,但所承擔的責任要比傳統媒體大,“如果說你們是以24小時為單位,那我們就是‘秒’為單位,是‘秒’報,那你可以想象我們的工作強度是怎樣的。不僅如此,我們對外語的要求很高,需要達到專業水平。”
網絡感覺比媒體經驗更重要
加大新聞的原創性是許多門戶網站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因此,對于傳統媒體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與骨干人員,他們很看重。但是這還遠遠不夠。
和訊網總編輯劉峻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現在對網絡新聞人才的需求與四年前大不一樣了。那時,互聯網的編輯和傳統媒體的編輯相似的地方還比較多,比如對新聞標題和文章內容的處理,但現在已經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因為網絡媒體本身的形態在轉變。”
“第一代網絡媒體跟傳統媒體的主要區別在平臺和介質上,而近兩年的發展趨勢是互聯網在資訊的生產、組織方式上有了根本性的變革,譬如即將推出的‘和訊部落’里,資訊完全由網友生產,并自動歸類、浮現出一個個頻道,最終完成一個‘自組織的門戶’,而非由編輯事先設定幾個頻道發多少文章。這跟傳統媒體的編輯就完全不是一個意義上的了。”
“網絡新聞人才不單單要有很強的策劃能力,而且還要有很強的網絡新聞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網絡的感覺要比傳統媒體從業經驗還重要。”陳彤介紹說,目前新浪9個總監中,只有3位有過傳統媒體經驗,而總編輯和兩位副總編輯幾乎都沒有傳統媒體經驗。
劉峻也告訴記者,現在的網絡編輯,最重要的不是新聞素養和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而是對互聯網的良好感覺和深刻理解。傳統媒體往往會偏愛那些“天生就適合做新聞的人”,而網絡媒體也特別看重那些“天生就適合做互聯網”的人,這是一種“慧根”。新聞經驗可以培訓,但對互聯網的這種感覺是天生的。
——————————————————————————————
·名詞解釋·
網絡編輯是指利用相關專業知識及計算機和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從事互聯網站內容建設的人員。
從事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1.采集素材,進行分類和加工;2.對稿件內容進行編輯加工、審核及監控;撰寫稿件;3.運用信息發布系統或相關軟件進行網頁制作;4.組織網上調查及論壇管理;5.進行網站專題、欄目、頻道的策劃及實施等。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