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為王的典型案例
一家美國的健身產品零售網站。這是一家靠內容推廣來取得流量和轉化率的B2C網站。它沒有做任何付費搜索引擎推廣,但是它在自然搜索結果中獲得了很好的表現,從而獲得了大量訪問者。它擁有400個寫手,他們都是各自主題領域內的專家!巨大的流量來源于1.6萬篇關于健康,營養,體重,健身及其它相關主題的內容文章!這些專業的文章,吸引到了對健身等感興趣的人,他們閱讀專業的文章,文章中提到的產品激發了他們購買的欲望!因為這種強大的內容,他們在05年的時候,銷售額就突破了5000萬美圓。
國內的新浪等門戶網站,就更不用說,依靠內容吸引用戶,通過廣告銷售帶動網站生存并贏利。依據內容生存,對國內大大小小的網站而言,在金融危機狀況下,簡直成了救命稻草。
二、認清我們為誰而編輯
這可能是所有有網絡編輯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后,首先碰到的困惑。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枯燥的編輯工作有什么意義?對你工作的網站價值如何?你如何才能編輯出適合用戶的新聞資訊?
一般而言,成型的企業會在編輯進入之后對編輯進行簡單簡短培訓,目的就是理解企業的服務對象,用戶的閱讀習慣和心理,我們可稱呼為“用戶需求”培訓。也就是說,編輯所發布的每一條新聞,都是圍繞用戶而做的,不可能天馬行空,任意發揮。任意發揮的結果是,編輯會累死,而你的閱讀受眾會迅速下滑,給網站方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認識你的用戶,并分析其心理是編輯必須面對的第一堂課。
三、用戶行為觀測
在認識清楚我們為誰而編輯的之后,并不說明,這種籠統的認識就可以使您編輯出優秀的新聞。優秀與否則完全取決于用戶。
用戶的投票只分兩種:閱讀量、評論量。
行為觀測是利用各種各樣的統計工具,對制作和創造出來的內容進行評估。即這些內容真的是用戶想看的,用戶在近期內一直在關注什么東西,用戶是怎樣來看待這些新聞的,他們的想法是什么?監測工具,就可以提供很好的答案。
我們把監測數據簡單可以劃分為:在一定時間段的用戶瀏覽最高新聞、用戶瀏覽最低新聞、用戶評論最多、用戶評論最少。對一個小型網站,這種簡單的劃分已經夠用。
我們可以將新聞的用戶瀏覽量和評論量進行每日總結,并將這些總結制作成圖表。在這個圖表當中,可以對各個新聞進行“屬性”細分。如:社會、民生、股票、歷史、文學、情感等等。還需要對“關鍵詞”進行研究。這里的關鍵詞是指,用戶在瀏覽過程當中,注意的是哪些詞語?并將這些關鍵詞同樣列于圖表當中。
在觀察一段時間之后,根據用戶習慣,有意識的對新聞編輯方向進行小范圍的微調,以迎合用戶。這種微調可以使編輯加大某一類別的新聞推薦力度,以觀效果。用數據來發掘用戶的閱讀習慣,并照顧到用戶的閱讀情緒,可以使網絡編輯更輕松的為網站鍛造出性格。
綜述
優秀的網絡編輯不是每天坐電腦前拼命編輯,而是根據所制造或創造出來的新聞質量來觀察用戶,迎合用戶。以發現數字背后的數字人,并將其還原成眼前的活生生的人為己任的。同時注意,中國互聯網本身的特性,即偏重于娛樂,所以在微調的時候,注意把握網站的方向,把監測數據與網站方向進行結合,別被用戶帶到陰溝里去。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