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把內容做厚
“網絡新聞的突出特點之一,是每條新聞都能凝聚大量的同類信息,有的會做成專題。有文字的,圖表的,還有音視頻的。與核心新聞的遠近講,相關閱讀、延伸閱讀,以及網民對這篇新聞的跟帖……網民已經習慣了,從一篇新聞,“點擊”進入相關新聞,了解這件事的背景、專家和網民對這件事的看法,以及在不同時期類似事情的情況。”
因此,別管Web2.0吹的多么天花亂墜,多么講求UGI,blog,sns,在根本上還是要把內容做好,沒有內容,就沒有做UGI,blog,sns們的基礎。只不過和web1.0時代不同,這次要把內容做厚,除了快訊,我們不應當再做單條新聞。要把新聞做厚,在一個接一個延伸信息的閱讀中,讓網民進入這樣的情景:自己成為信息的組織部分。
二,把內容做得利于傳播
“被業內稱為“互聯網女皇”的馬麗·米克(Mary Meeker)說:“由Web 2.0加速的下一輪企業生產力增長,將推進使用網絡的協作工具,因為這個平臺能夠結合網絡實現用戶將任何設備接入到任何內容。” 把“任何設備接入到任何內容”或者把任意內容轉發到任何終端,將來,“受眾”自己就能完成。“受眾”自己可以隨意剪切、粘貼、下載各個網站的頁面、信息到自己的網頁和數組庫,再把自己的這個“媒體”轉發到任何的終端。這樣的自媒體正逐漸成熟。”
事實上,一些小工具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例如我們常見的按鈕【復制此鏈接上傳至QQ或MSN好友】,就是這樣的小工具。web1.0時代“內容為王”的說法現在在漸漸變色。內容做得好,也要傳播得好。想想看,還有哪些類似的小工具可以讓你很方便地到處傳播你的內容?
三,把內容做的利于交互
Web2.0時代,內容可以吸引用戶,不一定能留住用戶,但可以建立關系,用戶間建立關系,想走就不容易了。
“受眾”群(圈)的概念是web2.0的核心概念之一。群(圈)的凝聚力,來自“受眾”共同的興趣和利益。專業新聞工作者,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受眾” 群(圈),然后融入自己服務的“受眾” 群(圈),爭取自己的信息最大可能的覆蓋需要你信息的群(圈),這樣才是真正有效的路徑。
在web2.0時代,做內容與做傳播已經很難、分隔開來了。換句話說,網絡編輯在web2.0時代,編輯與推廣,都要學。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