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TP是X Window下的一個用Gtk開發的多線程FTP客戶端工具,它與MicrosoftWindows下運行的CuteFTP等FTP工具極為類似。本文介紹了gFTP的編譯、安裝、啟動及使用方法等。試驗平臺:RedHatlinux6.5,kernel 2.2.5一.gFTP簡介 gFTP是X Window下的一個用Gtk開發的多線程FTP客戶端工具。它與MicrosoftWindows下運行的CuteFTP等FTP工具極為類似,主要有以下一些特性: 1)并行下載; 2)斷點續傳; 3)傳輸任務隊列; 4)全目錄下載; 5)ftp/http代理傳輸支持; 6)遠程目錄緩存; 7)被動/非被動文件傳輸; 8)文件拖放(Drag and drop); 9)書簽; 10)傳輸中斷; 等等。二.系統要求 1. gtk+1.2.3以上.包括gtk+-1.2.6.tar.gz和glib-1.2.6.tar.gz兩個軟件包.可以在 處下載. 2.X11R6以上. 3.線程編程庫.如果您安裝了基于libc6的系統,(Debian 2.x, 或Red Hat 5.x以上)您就已經有了線程庫.如果您安裝的是基于libc5的系統,則需要安裝LinuxThread。三.gFTP的編譯、安裝與啟動方法 gFTP可以用兩種方法安裝(以gftp2.0.7b為例): 1.下載已經編譯好的二進制文件(gftp-2.0.7b-1.i386.rpm),用rpm安裝程序直接安裝。 2. 自己編譯gFTP的源代碼,生成可執行文件并安裝。方法如下: 1)下載gFTP源文件包(gftp-2.0.7b.tar.gz)。解包: tar -zxvf gftp-2.0.7b.tar.gz 2)檢查設置并編譯: cd gftp-2.0.7 ./configure #生成Makefile。 make #缺省目錄/usr/local,這一步操作的時間稍長。 3)安裝: make install #目錄/usr/local/share/gftp,這一步很快。 安裝好的gFTP可以從 "開始"--Internet--gFTP 運行。也可以用命令行方式在支持X的系統上啟動 gFTP。格式為: gftp[--help][-h][--version][-v][[[url=ftp://][user:pass@]ftpsite[:port][/directories]]]ftp://][user:pass@]ftpsite[:port][/directories]][/url]四.gFTP的使用方法簡介 進入gFTP的畫面如下: 整個窗口的布局分為五部分:菜單條、工具按鈕、目錄窗口、任務隊列、日志欄。 下面逐項介紹 一) 菜單條的使用 菜單分為八項:1. FTP。這是gFTP的一些整體設置,如下圖: 第一欄:Window 1指目錄窗口中左邊一個window,Window 2指右邊一個。前面的按鈕按下去表示選中;此時,工具按鈕欄的操作是針對選中window的。 第二欄:傳輸方式。按鈕按下去表示選中。Ascii是字符方式傳輸;Binary是二進制方式傳輸。 第三欄:選項,彈出對話框的界面如下:其中 第一頁:總體設置(General) Email address:有些FTP服務器需要匿名登錄者用電子郵件地址作為口令進行認證。 View PRogram:用于"快速查看"目錄窗口中所列文件項的程序。 Edit program:用于"編輯"目錄窗口中所列文件項的程序。 Connect timeout:連接服務器時的超時中斷等待時間。 Read timeout:接收數據時的等待時間。 Connect retries:自動重復向服務器發出連接請求的次數。 Retry sleep time:下一次自動連接服務器之前的等待時間。 MAX KB/S:最大傳輸速率(k字節/秒)。缺省值0.00表示本機無限制。 Bring up reconnect dialog:當自動重復連接失敗后彈出對話框,詢問用戶是否要再次連接。打勾表示選中。 Confirm delete:在目錄窗口中刪除某一文件項之前彈出讓用戶再次確認的對話框。 Do one transfer at a time:同一時刻只有一個任務處于正在傳輸狀態。如果不選中此項,gFTP就可以進行并行下載,示例入圖: Passive file transfers:被動文件傳輸。不選中表示支持服務器主動傳輸的方式。 Preserve permissions:記住曾經訪問過的FTP服務器的登錄方式及口令。 Refresh after each file transfer:每個文件傳輸結束之后都刷新目錄窗口。 Resolve Remote Symlinks:解析遠程主機的符號連接。這一選項使gFTP向服務器發出LIST -L命令。在某些主機上,這一命令無法執行,將返回錯誤信息。此時只需要不選中這一項,gFTP就會用LIST命令代替LIST -L,從而正確列出目錄。 Save geometry:暫時存儲遠程主機的目錄結構。 Show hiden files:顯示屬性為"隱藏"的文件。 Sort directories first:在列出目錄內容之前先按照文件名排序。 Start file transfers:傳輸任務進入隊列之后立即開始執行。 Use cache:使用緩存方式傳輸數據。 Use HTTP/1.1:允許使用HTTP/1.1協議進行傳輸。 后三頁的設置大體類似,熟悉網絡的朋友將會發現,設置這些選項是很容易的。下圖為設置HTTP代理的操作界面: 第四欄:退出。 2. Local菜單 這是對window1進行操作的菜單項,操作比較簡單,就不一一介紹了。 需要注意的是:Chmod命令有可能受到權限的顯示不能正確執行; Send SITE command命令的含義是用命令行方式向主機發送ftp命令。 3. Remote菜單 這是對window2進行操作的菜單項,內容與Local一致。 4. Bookmarks菜單 與CuteFTP不同,gFTP用收藏夾的方式快速訪問定制的站點。即使你對gFTP進行升級,收藏夾中的內容仍能夠繼續使用。 添加書簽的界面如下圖所示: 編輯收藏夾的界面如下圖所示: 5. Transfers菜單本菜單項主要是對任務隊列進行操作。其中: Start Transfer:開始傳輸任務。 Stop Transfer:把任務從任務隊列中去掉。 Retrieve Files:在任務欄中增加一項下載任務(window2到window1)。它的功能與目錄窗口中的按鈕相同。 Put Files:在任務欄中增加一項上傳任務(window1到window2)。功能與目錄窗口中的->按鈕相同。 如果目的窗口重要傳輸的文件(目錄)名稱已經存在,將彈出一個對話框,讓用戶選擇"斷點續傳"、"覆蓋"、" 忽略"等操作方式。 6. Logging菜單 可以查看、清除、保存日志信息。查看日志信息的界面如下: 7. Tools菜單 可用于對比window1和window2的內容,,避免重復下載,方便用戶使用。 8. Help菜單 包括About和License Agreement 其中About的界面如下圖所示: 二) 工具按鈕的使用 各種工具按鈕的設置使連接操作速度加快。 最左邊的按鈕用于執行與連接有關的操作。包括"快速連接"和"斷開連接"。 當最右邊的按鈕呈明亮的紅色時,表示當前執行的傳輸可以停止。 其余的輸入框分別輸入:主機名(ip地址亦可)、端口號、用戶名、口令和傳輸協議。 上述幾種傳輸協議中,SSH需要在本機安裝sftp Server(HTTP://WWW.XBILL.ORG/SFTP)。通過給Window1和Window2分別指定不同的URL,該方式可實現兩臺FTP服務器之間的文件互操作。 三) 目錄窗口的操作 目錄窗口的內容與CuteFTP等軟件的目錄窗口極為類似。點鼠標右鍵可實現Local和Remote菜單中的操作。對于三鍵鼠標,用第三鍵可以實現Drag and Drop;對于兩鍵鼠標,在Three Button Emulation的情況下,可以用兩鍵同時按下實現Drag and Drop。用Shift鍵或Ctrl鍵可實現多選。可選擇目錄或文件。 四) 任務隊列察看與操作 用于顯示任務隊列中任務的層次結構、操作狀態并操縱之。點鼠標右鍵可以實現Transfers中的功能。 五) 日志欄 用于顯示日志信息。點鼠標右鍵可以實現Logging菜單中的功能。本文來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請點:http://blog.chinaunix.net/u1/38498/showart_302645.html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