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千兆網絡開始在國內大規模推廣應用,用戶對千兆防火墻的需求已逐漸升溫。在很多網絡環境下,傳統的基于X86體系結構的防火墻已不能滿足千兆防火墻高吞吐量、低時延的要求,因此,兩種新的技術,即網絡處理器(Network Processor)和專用集成電路(ASIC)技術成為眾多國內廠家實現千兆防火墻的主要選擇。可以說,防火墻的硬件體系結構正面臨著一次變革。
百兆防火墻的不足
在百兆防火墻時代,國內防火墻廠商普遍采用的是通用CPU配合軟件的技術方案。雖然很多廠家也把它稱之為硬件防火墻,但實際上都是基于X86架構的服務器或工控機。這類防火墻一般運行在經過裁減的操作系統上(通常是Linux或BSD),所有的數據包解析和審查工作都由軟件來完成。雖然這種技術方案在百兆防火墻市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CPU處理能力和PCI總線速度的制約,在實際應用中,尤其在小包情況下,這種結構的千兆防火墻遠遠達不到千兆的轉發速度(64字節包長時,雙向轉發速率一般為百分之二十以下),難以滿足千兆骨干網絡的應用要求。
千兆防火墻的兩種技術實現
要實現真正的千兆防火墻,目前的技術途徑基本上有兩條:一種是采用網絡處理器,另一種是采用ASIC。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種技術架構各自的特點。
網絡處理器是專門為處理數據包而設計的可編程處理器,它的特點是內含了多個數據處理引擎,這些引擎可以并發進行數據處理工作,在處理2到4層的分組數據上比通用處理器具有明顯的優勢。網絡處理器對數據包處理的一般性任務進行了優化,如TCP/IP數據的校驗和計算、包分類、路由查找等。同時硬件體系結構的設計也大多采用高速的接口技術和總線規范,具有較高的I/O能力。這樣基于網絡處理器的網絡設備的包處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性:完全的可編程性、簡單的編程模式、最大化系統靈活性、高處理能力、高度功能集成、開放的編程接口、第三方支持能力。基于網絡處理器架構的防火墻與基于通用CPU架構的防火墻相比,在性能上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網絡處理器能彌補通用CPU架構性能的不足,同時又不需要具備開發基于ASIC技術的防火墻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和技術積累,最近在國內信息安全廠商中備受關注,成為國內廠商實現高端千兆防火墻的熱門選擇。
第二種方案是采用基于ASIC技術的架構。Netscreen是采用該技術的代表廠家。采用ASIC技術可以為防火墻應用設計專門的數據包處理流水線,優化存儲器等資源的利用,是公認的使防火墻達到線速千兆,滿足千兆環境骨干級應用的技術方案。Netscreen公司也因此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但ASIC技術開發成本高、開發周期長且難度大,一般的防火墻廠商難以具備相應的技術和資金實力。
哪種方案更適合用戶應用
網絡處理器與ASIC方案哪種更適合千兆防火墻的應用是目前爭論的一個熱點。用戶可以從性能、靈活性、功能完備性、成本、開發難度、技術成熟性等方面來進行比較。從性能上說,由于基于網絡處理器的防火墻本質是基于軟件的解決方案,它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賴于軟件設計的性能,而ASIC由于是將算法固化在硬件中,因而在性能上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目前國內基于ASIC技術的首信防火墻已可達到4個千兆網口的全線速包轉發速率,而一般基于網絡處理器的防火墻在小包情況下還不能完全作到2網口的千兆線速轉發。反過來說,網絡處理器的軟件色彩使它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在升級維護方面有較大的優勢。純硬件的ASIC防火墻缺乏可編程性,這使得它缺乏靈活性從而跟不上防火墻功能的快速發展。
現代的ASIC技術通過增加ASIC芯片的可編程性,使其與軟件更好地配合,從而同時滿足來自靈活性和運行性能的要求。從實現功能方面看,ASIC技術可以比較容易地集成IDS、VPN等功能,也有產品已經實現了內容過濾和防病毒功能,而網絡處理器受限于它的計算能力,這些功能一般只能靠協處理器來實現。從今后產品的成本上看,一片網絡處理器的價格在三、四百美金左右,如果需要協處理器,還要加上協處理器的成本。ASIC技術前期如果使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來實現,兩者價格大致相當。不過如果量產投片以后,ASIC的價格可以降低一個量級,因而長遠來看ASIC技術更有潛力。
在開發難度、開發成本和開發周期方面,網絡處理器技術有比較明顯的優勢,畢竟網絡處理器產生的一大原因就是降低這方面的門檻,這也是國內很多防火墻企業選中網絡處理器的原因。不過從技術成熟度方面來看,相比ASIC這樣已經為實踐證明了的成熟技術,網絡處理器用于防火墻其實是近一年多才出現的。在此之前網絡處理器在市場上的表現并不理想,一般只被用于低端路由器、交換機等數據通信產品。究其原因,主要是網絡處理器開發需要的編程技術比預期的復雜困難,而且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往往并不理想,遠低于其廠家的標稱性能。這種技術應用在防火墻這樣的復雜網絡設備上究竟能否在不影響功能的前提下達到預期的性能還有待檢驗。
目前防火墻的體系結構已經處于一個更新換代的門檻上,未來的發展趨勢基本上是網絡處理器與ASIC兩條道路。從性能、功能、技術成熟度方面考慮,ASIC方案較好,從進入門檻、研發成本和靈活性考慮則網絡處理器占優。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外的高端防火墻大部分采用的是ASIC技術,國內廠商則選用網路處理器的居多。今后高端防火墻的技術將是ASIC和網絡處理器這兩種主流技術并存,它們各自都會繼續向前發展,在速度、功能方面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究竟誰將成為最后的贏家,只能有待時間的檢驗了。而用戶在選擇千兆防火墻產品時也要綜合考慮廠商實力、實際應用需求、采購成本、防火墻技術與產品的成熟度等多種因素全盤考慮為宜。
相關資料:防火墻的三大發展趨勢
未來防火墻的發展趨勢是朝高速、多功能化、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