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球體上加上表面貼圖和凹凸貼圖,頂多再加上Video Post中的Lens Effects Glow濾鏡——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使用這種方法來制作地球。但是如果要制作出可以以假亂真的地球效果還真要下一番功夫才行。想知道最真實的地球是如何制作的嗎?我們一起來動手吧。
第1步:運行3D Max5.0后在頂視圖中建立一個球體,選中球體進入修改命令面板,將半徑設置為80,并將段數設置為64。打開材質編輯器,選中第一個材質球賦予球體,展開“Maps”卷展欄,點擊“Diffuse”后面的“None”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Bitmap”,選擇一個地球貼圖。
圖1
順便說一句,要想制作“真實”的地球效果,那么“真實”的地球貼圖是必不可少的。
繼續我們的制作,在“Maps”卷展欄中點擊“Bump”后面的“None”按鈕,為材質賦予相同的地球貼圖,但是最好在Photoshop中將地球貼圖去色后再作為凹凸貼圖使用。在“Blinn Basic Parameters”卷展欄中將“Specular Level”設置為5,將“Glossiness”設置為25。
圖2
第2步:接下來我們來制作云層,為了得到云層是飄浮在地球上方的感覺我們需要復制一個球體。激活移動工具后按下“Shift”鍵并單擊視圖中的球體,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點擊“OK”按鈕復制一個球體。進入修改命令面板將球體的半徑設置為81。在材質編輯器中為復制的球體賦予一個空白材質球,將“Specular Level”設置為80,將“Glossiness”設置為0。展開“Maps”卷展欄點擊“Diffuse”后面的“None”按鈕,賦予云層的貼圖,并將這個貼圖分別拖到“Specular”、“Opacity”和“Bump”后面的“None”按鈕上,修改“Bump”的貼圖強度為5。繼續渲染場景。
圖3
第3步:地球最外層是藍色的大氣層,這里我們沒有使用“Video Post”,而是用材質來表現發光的大氣層。再次復制一個球體,將半徑設置為83。在材質編輯器中為球體賦予一個材質球,將“Specular”顏色設置為藍色,將“Specular Level”設置為27,將“Glossiness”設置為0。展開“Maps”卷展欄點擊“Diffuse”后面的“None”按鈕,賦予“Gradient Ramp”貼圖,并對貼圖參數進行設置(如圖2),同樣為“Opacity”賦予“Gradient Ramp”貼圖,然后對這個貼圖參數進行設置(如圖3),為“Self-Illumination”賦予“Falloff”貼圖,也對這個貼圖的參數按進行設置(如圖4)。現在渲染視圖,我們得到了一個非常真實的地球效果。
圖4
第4步:然后再加上背景和燈光裝點一下,在視圖中建立一架攝影機和泛光燈(如圖4)。將攝影機的“Stock lenses”設置為200。選中“Render”菜單中的“Video Post”命令,在“Video Post”窗口中加入攝影機視圖和“Starfield”濾鏡,雙擊“Starfield”濾鏡,點擊“Setup”按鈕,在打開的窗口中將星星的數量設置為150000。在“Video Post”窗口中進行渲染就會得到最終的效果。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