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垃圾回收算法是采用引用計數, 當一個對象的引用計數為0時, Python的垃圾回收機制就會將對象回收
a = "larry"b = a
larry這個字符串對象, 在第一行被貼了a標簽后, 引用計數為1, 之后在第二行, 由貼上了b標簽, 此時, 該字符串對象的引用計數為
a = "larry"b = adel a
注意: 在Python語言中, del語句操作某個對象的時候, 并不是直接將該對象在內存中刪除, 而是將該對象的引用計數-1
>>> a = "larry">>> b = a>>> del a>>> id(b)4572141808>>> id(a)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input>", line 1, in <module> id(a)NameError: name 'a' is not defined
從以上示例中可以看出, larry這個字符串對象在第一行被貼上了a標簽, 此時字符串對象的引用計數為1, 接著第二行又被貼上了b標簽, 此時該字符串對象的引用計數為2, 在第三行中, del語言刪除了a變量(標簽), 在后續的print中可以看出, 內存中實際的字符串對象并沒有被刪除, del語言只是刪除了一個變量對該字符串對象的引用, 所以對于larry這個字符串對象來說, 效果只是引用計數-1
魔法函數之__del__
類中的__del__魔法函數, 支持我們自定義清理對象的邏輯, 當Python解釋器使用del語言刪除類的對象的時候, 會自動調用類中的__del__函數, 我們可以對其進行重載
>>> class Ref:......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del__(self):... print("刪除對象")... del self.name...>>>>>> r = Ref(name="larry")>>> print(r.name)larry>>>>>> del r
刪除對象
>>>>>> print(r.name)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input>", line 1, in <module> print(r.name)NameError: name 'r' is not defined
我們可以通過重載__del__魔法函數, 自己靈活控制在del 對象的時候執行哪些善后操作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武林站長站。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