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Python 進行數據處理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判斷一個數是否在一個區間內的操作。我們可以使用 if else 進行判斷,但是,既然使用了 Python,那我們當然是想找一下有沒有現成的輪子可以用。事實上,我們可以是用 interval 這一個庫來完成我們需要的操作。
區間判斷基礎
最基礎的區間判斷操作就是先創建一個區間幾個,然后使用 in 來判斷一個數是否存在于區間之內。代碼如下:
from interval import Intervalzoom_2_5 = Interval(2, 5)print(zoom_2_5)>> [2..5]print(2 in zoom_2_5)>> Trueprint(6 in zoom_2_5)>> False
我們可以從上面的代碼看到,我們先使用 Interval 創建一個集合,然后將我們想要比較的數用 in 即可得到結果。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的集合其實是有分開區間和閉區間的,上面的代碼中,創建的是 [2, 5] 的區間集合,那么假如我們想要創建一個如 (2, 5] 的集合,應該如何呢?
請看下面的代碼:
zoom_o2_5 = Interval(2, 5, lower_closed=False)print(zoom_o2_5)>> (2..5]print(2 in zoom_o2_5)>> Falsezoom_o2_o5 = Interval(2, 5, closed=False)print(zoom_o2_o5)>> (2..5)
從上面的代碼可以看到,在使用 Interval 創建集合的時候,使用 lower_closed 參數,我們可以將集合區間下限設置為非閉區間,也就是開區間,這樣我們比較 2 是否在這個區間里的時候,返回的結果是 False。類似的,如果想區間上限設置為開區間,可以將 upper_closed 設置為 False,如果想直接創建一個開區間,那么久可以直接設置 closed 為 False。
集合的操作
Interval 有三種對集合區間的操作方法,分別是 join overlaps adjacent_to ,以下將演示以下這三個方法的用法:
zoom_1_3 = Interval(1, 3)zoom_1_5 = Interval(1, 5)zoom_o3_5 = Interval(3, 5, lower_closed=False)# join 合并兩個連續的區間集合print(zoom_1_3.join(zoom_1_5))>> [1..5]# overlaps 判斷兩個區間是否重復print(zoom_1_3.overlaps(zoom_1_5))>> Trueprint(zoom_1_3.overlaps(zoom_o3_5))>> False# adjacent_to 判斷區間是否相鄰比重復print(zoom_1_3.adjacent_to(zoom_o3_5))>> True
小結
interval 庫還提供了 IntervalSet 包,里面提供了對多個 Interval 的操作,礙于篇幅的關系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場景的不同具體用法也不一樣,這里就不贅述了,向更深入了解可以使用 Ipython 進入交互模式然后使用 help() 方法來查看具體不同方法的用法,這個庫里面都提供了詳細的說明。本文的介紹就到這里,希望對你有幫助。
以上這篇Python 數值區間處理_對interval 庫的快速入門詳解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武林站長站。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