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這個概念由中本聰首次提出,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是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后都有一個數據庫,你可以把數據庫看成是一個大賬本,系統會選擇記賬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記錄的內容寫到賬本,并將這賬本內容發給系統內所有人備份。
這種全民記賬的區塊鏈沒有中央大賬本,無法摧毀、無法作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公開透明。能省去支付寶等支付環節,讓買家和賣家實現一對一交易,而且交易量越大,去中心化的優勢就會凸顯出來。不僅自主、簡單,而且還防范了被中介控制的風險,打破信息不對稱。
||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1)中心化
我們反復提到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確實,「去中心化」在區塊鏈世界里面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很多模型(比如賬本的維護、貨幣的發行、時間戳的設計、網絡的維護、節點間的競爭等)的設計都依賴于這個中心思想,那到底什么是去中心化呢?在解釋真正去中心化之前,我們還是先簡單了解下什么是中心化吧。
回憶一下你在網上購買一本書的流程:
1.第一步,你下單并把錢打給支付寶;
2.第二步,支付寶收款后通知賣家可以發貨了;
3.第三步,賣家收到支付寶通知之后給你發貨;
4.第四步,你收到書之后,覺得滿意,在支付寶上選擇確認收貨;
5.第五步,支付寶收到通知,把款項打給賣家。流程結束。
你會發現,雖然你是在跟賣家做交易,但是,所有的關鍵流程都是在跟支付寶打交道。這樣的好處在于:萬一哪個環節出問題,賣家和買家都可以通過支付寶尋求幫助,讓支付寶做出仲裁。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基于中心化思維構建的交易模型,它的價值顯著,就是建立權威,通過權威背書來獲得多方的信任,同時依賴權威方背后的資本和技術實力確保數據的可靠安全。
中心化最大的弊端——過分依賴中心和權威,也就意味著逐漸喪失自己的話語權。
(2)去中心化
我們來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去中心化借貸模型:
如果A借了B 100塊錢,這個時候,A在人群中大喊“我是A,我借給了B 100塊錢!”,B也在人群中大喊“我是B,A借給了我100塊錢!”
此時路人甲乙丙丁都聽到了這些消息,因此所有人都在心中默默記下了“A借給了B100塊錢”。
你看,這個時候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就建立起來了,這個系統中不需要銀行,也不需要借貸協議和收據,嚴格來說,甚至不需要人與人長久的信任關系
比如B突然又改口說“我不欠A錢!”,這個時候人民群眾就會站出來說“不對,我的小本本上記錄了你某天借了A100塊錢!”
|| 區塊鏈VS比特幣
(1)區塊鏈:比特幣底層技術
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在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運營和管理的情況下,多年運行非常穩定,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所以有人注意到了它的底層技術,把比特幣技術抽象提取出來,稱之為區塊鏈技術,或者分布賬本技術。
以前,兩個互不信任的人要合作很難,必須依靠第三方,想轉賬必須要通過銀行
但通過區塊鏈技術,比特幣在沒有任何中介機構參與的情況下,人類第一次實現了雙方可以互信的轉賬行為。
(2)比特幣的風險性
根據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的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中明確規定,比特幣是一種特定虛擬商品,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而各類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比特幣相關的金融服務,或者將比特幣作為投資標的。
去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呼吁各會員單位應履行行業自律公約的承諾,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任何與所謂“虛擬貨幣”相關的集中交易或為此類交易提供服務,主動抵制任何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
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數字貨幣都具有很高的風險,剛起步的區塊鏈技術也具有較高風險,并且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普通人無法區分項目的真實性,最好兩者都不要碰。
|| 區塊鏈的應用
(1)區塊鏈技術與銀行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能夠改變銀行業100多年來一直沿用的轉賬結構,在不需要復雜轉賬系統的情況下,付款人和收款人能夠實現直接的交易。
這種交易成本低廉而迅速,未來銀行體系將能實現數字化,建立起分布式的賬本結構。
區塊鏈尤其對于要求數據安全性的行業和部門是非常有用的。銀行的數據機房需要防范火災誰在黑客攻擊病毒攻擊還有機器故障等問題,維護和事故后修復成本很高,而且即使做了風險備份有時候還是會有數據丟失。
(2)區塊鏈技術與金融
金融行業目前由于防止單點故障系統性風險,需要進行層層審計來控制金融風險,但由此也造成高昂的內部成本。
在這種情況下,區塊鏈技術能夠通過防篡改和高透明的方式讓整個金融系統極大的降低成本。
根據西班牙最大銀行桑坦德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左右如果全世界的銀行內部都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話,大概每年能省下200億美元的成本。
如果所有的金融系統能夠實現去中心化的實時結算和清算,不僅僅將極大的提高全球金融效率,并且由此能夠改變全球金融的格局。
|| 區塊鏈VS大數據、云計算
(1)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
大數據主要是對海量數據進行管理,而區塊鏈的核心是在沒有中心化中介介入的情況下實現數據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所以區塊鏈和大數據并不沖突,也不會取代大數據,而是面對不同場景情況下對于數據的不同解決方案。
(2) 區塊鏈技術與云計算
云計算通常定義為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但是提供云計算平臺的往往是一個中心化機構,而區塊鏈組成的網絡一般是沒有特定的機構,所以區塊鏈更接近分布式計算系統的定義,屬于分布計算的一種。
不過,區塊鏈是能夠實現云存儲的,不同于目前中心化提供云存儲空間,區塊鏈有一些提供去中心化的云存儲方案。
||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區塊鏈目前還處于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不僅尚未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而且各種技術方案還在快速發展中。
現在基本上與普通人沒有關系,普通人不需要了解那么深,重點是享受互聯網服務。
區塊鏈技術一旦發展起來,將會迸發更多的創新,作為區塊鏈的第一款產品的比特幣自從誕生以后,就相繼誕生許多創新,如小額跨境支付,記錄貨幣間的轉賬交易、各種股票、登記房屋產權,記錄程序代碼等。
蒸汽時代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電氣時代盤活了社會協作能力,互聯網時代把世界聯系在一起,而區塊鏈時代,將讓我們真正實現自由。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