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abline()函數的使用方法。abline函數主要在當前圖中添加一條直線,該直線可以通過給定截距和斜率,或者垂直于橫軸或縱軸的向量,或者是回歸對象等。
lines()函數也是一個低水平繪圖函數。它主要是在當前繪圖中通過線段依次將點連接起來。
其語法格式為:
lines(x, ...)
默認格式為:
lines(x, y = NULL, type = "l", ...)
x, y是數值向量,表示點的坐標。
type字符串,表示繪圖類型。默認為劃線。
...為附加參數,如線型,線的顏色等等。
下面舉例說明,本例統計了一周當中,工作日和非工作日下午1點到8點的網站訪問情況,繪制圖查看趨勢。
編寫R程序如下:
t <- rep(1:8) #向量t表示時間1~8點
#v1為非工作日時網站在1~8點時的平均訪問量
v1 <- c(245,356,210,189,345,234,191,452)
#v2工作日時網站在1~8點時的平均訪問量
v2 <- c(345,451,541,548,600,720,650,560)
#使用plot繪制一個空圖,lines函數必須是在已有圖形上繪制
plot(c(1,8), c(100, 750), type = "n", xlab = "時間", ylab = "訪問次數")
#使用abline函數添加網格線
abline(h = seq(100, 750, by = 20),v = 0:8, col = "lightgray", lty = 3)
#繪制折線,分別用紅色和藍色加以區分
lines(t, v1, col = "red")
lines(t, v2, col = "blue")
繪圖結果如下圖所示: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